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2(1 / 2)

加入书签

肉和两斤羊排,交给门房,叫他们晌午加菜。

几乎在同一时间,太子妃也叫身边女官吩咐下去,今日加两道菜。

女官奇怪:“薛大人的夫人有了,您这么高兴?”

“你有所不知,朝中有些人不敢攻击殿下,又想给殿下添堵,找到机会就问薛大人怎么还没有孩子。”太子妃感叹,“如今总算有了!”

俞丫等人也在感叹:“掌柜的终于有孩子了!”

由于关注此事的人太多,短短一日,满朝文武皆知,也传遍半个东市。

翌日连花楼的姑娘都知道。

早饭后,林知了从仁和楼回到丰庆楼,刚刚起来的姑娘在阳台上透气,看到林知了瞬间清醒,“林掌柜,怎么不在家歇息?丰庆楼前店后厨都有管事的,您何必日日盯着啊。”

林知了笑着说:“在家无趣。我下午早点回家。”

“那您要仔细啊。有什么事就叫伙计去办。”花楼姑娘真心提醒。

林知了点点头。

甫一进店,伙计就搬来椅子。

林知了:“太医说了,我身体很好,不用这么紧张。你不信的话可以问问后院洗碗洗菜的女工。”

伙计:“小心驶得万年船!不是您自己说的吗?您快坐啊。”

林知了无奈地坐下。

晌午来店里吃饭的食客不先坐下点菜,而是先向林知了道喜。

如此热热闹闹了半个月,认识林知了和薛理的人才用平常心对待。

又过半个月,薛大哥收到薛理的信。

信是寄到镖局的,薛琬的相公得知此事不敢信,一个劲问:“真有了?原来你说三哥有自己的计划是真的?”

薛理在他大哥面前信心十足,容不得薛大哥不信。薛大哥道:“孩子这么大的事,老三还能跟我胡说八道啊。我回去告诉娘,省得她又胡思乱想。”

薛母乍一听到林知了有了,久久才回过神,讷讷道:“理儿说今年有孩子,今年真有了?”

薛大哥不是得理不饶人的那种人,闻言就当自己没听见:“我去给三弟回信。”信中告诉薛理,他们尽量赶在薛瑜成亲前十日到京师。省得去早了他娘又瞎操心。

薛瑜的的婚事定在来年三月十六,薛大哥二月初就要收拾行李,因为南方春天多雨,有可能在路上耽误十多天。

薛母听到孙子兴奋地说,过几天去小叔家,又可以和那个小叔叔玩。她才知道儿子儿媳近日忙个不停是为过几日北上做准备。

薛母把孙子送到家,就叫他一个人在家呆着,她从外面把门锁上。

小孩都不想被关在屋里,就问她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

薛母就说她去村里,找他二奶奶。

小孩给林飞奴当跟屁虫那段时间,林飞奴提醒过他,以后别变成他奶奶一样的糊涂蛋。小孩不懂此话何意,请林飞奴解释。林飞奴才不在意小孩会不会告诉薛母,直接说薛母里外不分,薛二婶天天想着占她便宜,她还跟薛二婶好的跟亲姊妹似的。

小孩听到“二奶奶”三个字,就想起林飞奴说的这些事。他顿时急了。可是门上锁了,他出不去,就喊隔壁邻居帮他找他娘。

自小孩记事起,他只有一个娘,苏娘子。

邻居一听这话就去绣坊。见着苏娘子,邻居忍不住抱怨:“你婆婆哪能把孩子锁屋里。有事出去顾不上孩子,可以叫孩子去绣坊啊。”

苏娘子苦笑:“她一直看不上我。以前把孩子送去绣坊都是叫薛琬照顾。如今琬妹在家照顾自己的孩子,她才把孩子锁屋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