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0(2 / 2)
如今的国际形势真是日新月异、波谲云诡,德国在中欧搞事的同时,其他国家也会趁机搞事,国界线总是变来变去,地图册年年更新。
土耳其在哈塔伊搞事,支持其“独立”,去年哈塔伊宣布成为“共和国”,但没有军队就没有实力,最后还不是被当成菜“送”给土耳其。法国自顾不暇,也懒得计较哈塔伊这么一块穷乡僻壤,遂“赠送”。
土耳其的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伊斯坦布尔地区连接欧亚大陆、伊斯坦布尔海峡连接黑海和地中海,因此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上邻黑海,下邻温暖的地中海;左接保加利亚(以前也属于奥斯曼帝国),右接苏联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下接叙利亚、伊拉克,这两个国家以前也属于奥斯曼帝国。
一战之后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列强利用《色佛尔条约》瓜分了庞大帝国,大批领土各自独立,土耳其国父凯末尔打了3年5个月的独立战争,终于在奥斯曼的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
列强瓜分奥斯曼是为了夺取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目前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国的石油开采权大多在欧美国家手中,英国为大头,占75%,其次是美、法、荷等国。
土耳其能独立成功,一来是凯末尔明智的没有要求那些产油区,只专注伊斯坦布尔附近的核心地区;二来凯末尔是个谋略大师,很会钻列强互相利用又互相牵制的空子,跟现在的希特勒是有点相似的。
大国博弈,小国艰难求生。
凯瑟琳认为凯末尔与希特勒都有所长,值得学习。
阿拉斯泰尔因此总有紧迫感,也学会追踪国际形势了。以前他对政治不很敏感,只因为军校会教政治(政治与军事紧密联系),属于有所了解,但不会太深入。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君主与首相)顶着,他一个小军官不用懂太多,只要在跟同僚们聊天的时候不会一问三不知就够用了。
他知道妻子在学习如何统治一个国家,对此他佩服得不得了,毫不犹豫的认为妻子一定会成为曾祖母那样了不起的女王。
他也希望自己能像曾祖父那样,成为妻子最爱的人。
*
在伊斯坦布尔凯瑟琳也没忘了收拢臣民,目前住在此地的俄罗斯人不多,不到1万人,算少数民族了。凯瑟琳让女管家去找本地东正教堂的神父,请神父告诉俄罗斯教徒,不管他们是什么阶层、收入多少,都欢迎他们移民新俄罗斯,皇储会安排邮轮免费送他们去火地岛。
人数多少她其实不太在意,有总比没有好。
沙俄流亡者众筹送给他们的皇储殿下一条精美的奥斯曼宫廷风格的黄金项链,吊坠是一只三角形的金盒,可以打开,里面可以放置香料和瓷制画像;盒盖镶嵌各色宝石,下端还有黄金流苏,华丽典雅。
凯瑟琳收下礼物,为她的臣民举办了一场冷餐招待会。
*
8月初,凯瑟琳到达南非比勒陀利亚。
南非总督帕特里克邓肯爵士在总督府设宴招待了新婚夫妇,为他们安排了一座顶好的府邸居住。
邓肯爵士会做人,尊贵的皇储表示很满意。
南非是个很特殊的国家,它现在其实是个联邦制的国家,由4个曾经的殖民地组成,以自治领的身份加入大英帝国,奉英国王室为君主。事实上,凯瑟琳还当过不到3个月的“南非联邦”的王后。
人口大约1000万人,其中白人(包括布尔人)只占总人口的17%左右,而几乎所有白人都是上层阶级,控制政法军警商企矿等各方面,黑人和有色人种(印度裔、黑白混血等)只配当农奴啊不,农民和工人,处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