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2 / 2)
余之山生性豪放,不喜世俗,多年前便在临安府的遇仙山隐居,辛盛想到书童说先生是进山受了寒气,心中顿时更加酸胀。
先生自己有一只用了多年的余之山所制毛笔,极其爱惜,辛盛之前瞧见先生用那笔所写之字,笔触流畅富有变化,在先生的邀请下试过一回,真是爱不释手,当时先生见他喜爱,便说日后有机会替他也求一只。
后来辛盛与同窗打听过,余之山所制的毛笔之珍贵,有市无价,非亲友所求是很难买到的。
辛盛便早就同先生说了,莫要为他破费,只是没想到先生还是真的为他求来了一只,且这笔还是比先生那只狼毫还要更加珍贵的紫毫。
杨怀德不容辛盛拒绝,把盒子一盖硬塞进他怀里说:“为师特意替你求来的,你莫要败为师的兴致,高高兴兴的收下。”
辛盛抱着盒子进退两难,先生待他向来亲近,和自家子侄也不差什么,对辛盛来说,除了自己的亲人,先生杨怀德也是他最亲近依赖之人了。
辛盛并不是存心和先生客气,若是不那么贵重的东西,他就收下了,反正他内心总是记得先生待他的好的,日后自己有了成就,定然会加倍回报先生现在的爱护之恩。
可这笔,辛盛便是日后有了许多银子,想必都求不到的,便说:“可是先生那只笔才是狼毫的,又用了许多年了,这笔还是先生去京城用才更有意义。”
杨怀德瞧辛盛这般犹豫,竟是不敢收的样子,一掌拍在辛盛的脑门上,故作生气的说:“快别做出这幅样子了,送个礼还不让我高高兴兴的,这笔对别人许是求都求不来,但你师娘姓余,为师我还是有几分薄面的,我要是想要,到时走前再厚着脸皮去要一只便是。”
辛盛还是第一次知道师娘的姓氏,原来如此,难怪别人一只都求不来的笔,先生还能一只一只的往家拿。
他这才少了些心理负担,抱着盒子郑重的同先生道谢。
知道辛盛要来,杨怀德的娘子早就准备好了他的饭,派人把二人的饭食都送到了杨怀德的书房。
辛盛忙放下盒子,要帮着先生布菜。
杨怀德不是那等拿乔作态之人,只让辛盛帮他盛了碗汤便让他在对面坐下,二人一起吃饭。
亲近之人吃饭,并不讲究食不语,反而更是聊天促进感情的好时机,辛盛关切的问杨怀德:“先生身体可好了?若日后再进山,需得多备件披风,我幼时住在老家,常与家中堂弟们进山玩耍,山中的气温可不比山外,便是炎夏,在山外热得浑身冒汗,进了山里却还觉得凉。”
杨怀德听了辛盛的话,虽受用爱徒的关心,但心里有点尴尬,他此次生病,虽说起因是在山里受了点寒气,但本身回到家立刻吃了一副药,本来无事的。
谁知那日听大侄儿说要把侄孙女儿芸娘许给辛盛,他一下子起了急,偏晚了一步便不好做出姑姑和侄女儿抢夫婿的丑事,便只能憋着回到家中开始生闷气。
这一气,倒使刚好的风寒又转重了。
许是那日自己的表情太明显,泄露了自己的心思,前几日大哥来探望自己的时候,还特意告诉自己侄儿媳妇不乐意,侄孙女与辛盛的婚事不成。
杨怀德心虚的挪开眼,没和爱徒对视,敷衍的应了句:“好多了,明日我就回去书院给你们上课。”
杨怀德想起那日侄儿说,辛盛与芸娘幼时曾一起玩过几次,也算是青梅竹马,虽因为侄儿媳妇不愿婚事不成,倒不知道辛盛是何想法?万一辛盛确实对芸娘有意,若把女儿欣娘许给他,倒不知是福是祸了。
杨怀德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