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 真相(2 / 2)
内侍早已见惯了枭王的疯癫,平静地领着沈持意,进了长亭宫侧殿的屋室内。
沈持意默默看着内侍从屋室墙柜的角落处,寻出了一封折子,躬身递到他面前。
他微微皱眉——奏折?
“大人请看。”
沈持意接过,没有马上翻开,而是先问:“一个奏折,又怎么会同时与枭王和小楼大人有关系?你想要同太子说的到底是什么?”
“说的正是大人手中这一封九年前的谏言。”
沈持意神色一顿。
九年前唯有一篇名震天下却无人敢提的谏言。
这一封谏言让皇帝在宣庆十四年的秋日千刀万剐了门生满朝的帝师,又让皇帝在宣庆二十三年的最后一场雪中杖毙了刚正不阿的直言御史。
沈持意缓缓翻开奏折。
他已背得滚瓜烂熟的《休政九论》不出预料地映入眼帘。
熟悉的却不只是内容。
更是字迹。
——这赫然是楼轻霜的字迹!
除了笔锋稍微稚嫩些以外,走笔习惯同现在的楼轻霜没什么区别。
这不仅是楼轻霜的字迹,这还是楼轻霜在许多年前尚还年少时写的。
宣庆十四年《休政九论》震动朝野,此后几年是这封谏言禁得最严重的时间,抄背者若被发现皆等同欺君死罪,楼轻霜缘何在十几岁的时候冒着如此大的危险誊写《休政九论》,还让此物辗转到了枭王旧人手中!?
太子识得楼大人的笔迹,太子派来的暗卫不会识得。
他压下惊疑之色,佯装不知,指着谏言最开头的“休政九论”四个字,厉声问:“你给我看此等大逆不道之言的抄本,居心何在?”
内侍枯槁面容毫无波动,恭顺答道:“大人,这不是抄本,这就是谏言的原本。”
沈持意气息一滞。
这一言
() ,隐含之意太过惊世。
他在踏入长亭宫之前,全然想不到会在此处看见这样一个东西。
他怔愣未动,内侍已经在他面前猛地跪下。
无人扫洒的屋舍扬起一片尘土。
“请大人将此物以及奴才接下来所说之言转告太子殿下。()”
“嵎瑞???汑偛?宖????饑????厐葶???嵎?????虎?偛??蕐????()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内侍上一句太子指的还是沈持意,这一句的太子却成了枭王,就连楼轻霜,都成了他口中的曾经的“小公子”。
“太傅当面指出此论引祸,让小公子烧毁。太子没有因亲族而姑息此等忤逆之行,以助小公子烧毁为由,拿了原本,烧了个假的,将原本递交给了陛下。”
“陛下问责,太傅却先行出列,当着陛下的面,一字不落谏出了这封奏疏上的所有言论,谎称这封谏言是他让小公子誊写,正打算私底下将九论教于太子与小公子,没曾想先行被陛下得知,便干脆当堂谏议,望陛下纳言。”
“陛下大怒,赐太傅凌迟。这封小公子写的谏言被太子收在了东宫,又跟着来了长亭宫,现在,正在大人的手中。”
沈持意摊开陈旧奏折的双手莫名有些发凉,僵得不愿动弹。
他的视线落在纸间洋洋洒洒的字迹上,目光却寻不着落点。
“你是说……这封《休政九论》的原本,是小楼大人所著,”他喃喃道,“陈……陈康翊背了下来,念诵而出,陛下便以为是陈康翊所作……”
他人眼中,皇帝眼中,天下人眼中,比起十四岁的少年,一个年过半百的大学士当然更像是写出狂悖谏议的那个人。
——“殿下记性极好,天赋绝伦……”
——“大人哄我……记性好算什么天赋?”
——“如此天赋,我朝近几十年来,只有一人……”
——————“谁?”
数月前,微服出宫的马车里,车窗透来的斑驳光影中,教了他一路《休政九论》的楼先生并没有开口回答他的这个问题。
只是看了写着谏言的竹筒一眼。
第100章天下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