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2 章 · 第二十二章(2 / 2)

加入书签

“还是散养的鸡更好吃,我家的鸡养在鸡圈里,肉没有这么香。”孟青说。

李红果一听这话,心里立马警惕起来,生怕孟青要借老三的名头从家里逮鸡,她先声夺人:“弟妹,前些日子,二弟带进城的一筐蛋送进孟家了吧?”

“没有啊,他走在渡口被人推了一把,一筐蛋摔得稀巴烂,筐都不能要了,洗干净了还腥得很,忒招苍蝇蚊子,我让他扔了。”孟青说得特别真。

杜母拿眼夹她,看她这面不改色的样子,她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说:“谁吃我的蛋谁不要脸。”

孟青脸上一冷,她盯着她。

“娘,我不是说摔碎了吗?怎么又说起这个事了?”杜黎恼火。

“我又没骂你,你蹿什么蹿?摔碎了就算了,要是没摔碎,蛋进谁肚子谁不要脸。”杜母更来劲。

孟青端起碗一口气喝半碗鸡汤,她看向杜悯,问:“三弟,大嫂炖的鸡汤香吗?”

“……香。”杜悯小心翼翼地回答。

“是比我炖的鸡汤香,想来是鸡的问题。明天我们走的时候抓五只鸡带走,我隔三差五给你炖一只,免得下次回来又有人说我没照顾好你,把你照顾瘦了。”孟青气定神闲地发功,她扫杜母一眼,笑盈盈地问:“娘,家里的鸡你舍得给你

着想睡觉,他接过孩子抱出去哄睡。

孟青也吃饱了,她放下碗筷,李红果见了,说:“饭是我做的,碗不该是我洗。”

“我洗。”孟青接话,“我先去打水洗孩子,待会儿来收拾碗筷。”

结果孟青也没洗,碗筷是杜黎洗的,收拾完后,他摸黑进鸡圈,鸡在夜里是瞎子,怎么摸都不跑,他仔细挑选,挑走一只大公鸡四只老母鸡。

*

隔天一早,吃过早饭,孟青、杜黎还有杜悯,带着咯咯哒的鸡离开家。

两个时辰行船,抵达渡口已是正午,孟青喊杜悯下船:“走,去我家吃饭。”

“我不去,我回书院吃。”杜悯照例拒绝。

孟青指一下天,说:“等你回书院只剩泔水了,屁的饭。走吧,名义你都担了,不去吃顿饭岂不是亏了。”

杜悯一想,还真是这回事,他起身下船。

然而孟家没人在家,孟青开锁进去,发现灶是冷的,早上吃饭的碗筷都没来得及洗,还泡在盆里。她也懒得再烧火,选择带杜黎和杜悯去茶寮吃茶泡饭。

茶寮里的米饭是太湖糯米,蒸饭师傅手艺好,米糯又粒粒分明,新出甑锅的糯米淋上由葱、姜、枣、橘皮、薄荷、莲子、鲜茶叶磨碎冲泡的茶水,再佐以一颗腌青梅,些许酱菜,是一餐极爽口的饭。

“这里的茶博士泡茶手艺不错。”杜悯吃得很满意。

“吃饱了吗?”孟青问。

杜悯点头,“下次我请你们吃。”

“行。你什么时候嘴馋了就来我这儿,我给你做好吃的,或是带你和孟春出去吃。你二哥要是来了,我叫他去喊你,你过来加餐。”孟青说。

杜悯避之不及,他明确拒绝:“可别,我不需要。我没什么口腹之欲,在书院能吃饱,你们不要去打扰我。二哥,家里的事我不掺和了,你别再去找我。”

既然都不真心,都在算计利用,就别搞这些试图拉拢人心的小动作,他也不稀罕。

“要是动用了你的钱呢?也不跟你说?”杜黎问。

杜悯冷脸,“你非得这么跟我说话?”

“我是认真问的。”杜黎说。

杜悯没理他,他起身气冲冲走了。

杜黎看孟青一眼,她笑了,他也跟着笑。

夫妻俩带着孩子离开茶寮前往纸马店,孟父孟母和孟春都在纸马店忙活,昨天孟青离开后,店里来了五笔生意,定金都收了十贯。

“米市余东家的老娘过世了,他家的亲戚来定一顶纸轿、一头纸牛和六个花圈、四个纸人,这些东西要在头七之前交付,时间紧,我们除了睡觉都在纸马店忙活。”孟母说,“你得亏没在你婆家久住,你赶紧帮忙扎纸牛,他们不要白牛,要黑牛,跟陈府的纸马一个色。”

孟青看向杜黎,“米市的余东家?你还记得吧?差点成为你老丈人。”

【作者有话说】

明天(8号)要上夹子(新文千字榜),明天凌晨的更新挪到晚上十点

第23章·第二十三章\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