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1 章 · 第三十一章(2 / 2)

加入书签

杜悯在屋里听到他的声音,他喊一声:“二哥,是你吗?”

门开着,杜黎直接走进去,说:“你们书院的人想一出是一出,早上拦着我不让进,晌午又放我进来了。能下床吗?快来吃饭,我给你炖了鸡汤。”

杜悯起床走过去,说:“没多严重,我再歇半天,明天就去听课。”

杜黎不管他,说:“你吃吧,我回去了,我还没吃饭。”

“以后你再送饭,你吃了再过来,我不急。”杜悯交代。

杜黎“嗯嗯”两声,他收拾食盒离开,走出门又拐进来。

“还有事?”杜悯问。

杜黎看他心情不错,为了不影响他的胃口,他咽下到嘴的话,改口说:“没事。”

“我的事不要告诉家里。”杜悯已经猜到了,“他们知不知道都一样,顶多骂几句,我还要反过来劝慰他们,爹娘要是动不动跑来看我,反而是给我添麻烦。我最难熬的坎已经跨过去了,这个事会随着我头上的伤口愈合结痂,我不想听别人反复提起。”

“二哥,你或许会骂我不孝,但我真的不想把心力浪费在处理家事上。”杜悯认真地说,“我不需要和爹娘缓和关系,目前对我来说,互不打扰是最好的。”

“你要瞒就一直瞒下去,可别让我跟你二嫂在里面当坏人。”杜黎警告他。

杜悯点头。

“给你做饭用的食材,我用你的钱去买。我原本打算回去一趟,从家里逮鸡过来给你补身子,你不让我说,我只能拿钱买。”杜黎说。

“行。二哥,陈员外定做的纸屋拿走了吗?”杜悯问。

“你二嫂上午送过去的。”杜黎朝他伸出三根手指,“本钱是这个,卖价也是这个。”

“三和三十?”杜悯惊喜,他至少能分到五贯钱。

杜黎点头,“我走了。”

“被褥。”杜悯提醒他。

“傍晚给你送来。”杜黎撂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走了。

此时的孟家迎来一个回头客,孟青看见顾无夏,她诧异道:“顾学子,好久没见你了。”

“你小叔子离开崇文书院去了州府学,他攀上高枝不跟我玩了,你当然见不到我。”顾无夏毫无顾忌地嘲讽。

仁风坊是权贵们的聚集地,州府学的学子肯定

有不少住在那一片的,孟青不相信顾无夏不知道杜悯的消息,她笑笑说:“他自身难保,左右掣肘,尚无精力联络旧友。”

顾无夏嗤笑一声,“算了,不提他,我今日来是为定做明器。我父亲今日遇到你们运纸屋送去陈府,他打发我也过来定做一个。”

孟青沉思。

“姐,我来招待吧。”孟春上前插话,他跟顾无夏说:“生意上的事我负责,你要定做纸屋?有什么要求?”

“顾学子,我如果没记错,你祖父的祭日是六月十三?”孟青问。

“对,没两日了,你们全家人上阵,辛苦赶赶工。我可以加钱,不让你们白忙活。”顾无夏说。

“不行,时间太紧了。”孟春率先拒绝,“扎纸屋是精细活儿,没半个月做不成。你要不看看纸人和花圈?这两样有现成的,给钱当场能扛走。”

顾无夏皱眉,他自顾自说:“你们随便开价,辛苦两天给我做出来。”

“不是价钱的事,我们就是彻夜不休也做不出来。”孟青说。

“晚个几天也行。”顾无夏改口。

“晚个几天都出孝了,你们再去祭拜?”孟青隐隐觉得不对劲,跟丧葬有关的事不似旁的,不会随性而动,对大多数人来讲,周年祭上祭品不够,想要补足会等到清明和中元节,而非择日再拜。

“四月底在陈府门外,你跟我说等陈府的丧事罢了,你要再来定做两匹纸马,之后怎么没来?”孟青打听。

她突然想起杜悯那日说的话,他不择手段抢了州府学的入学名额,还被人套麻袋打了,他抢的不会是顾无夏吧?

“你哪儿这么多的话,生意还做不做?”顾无夏不耐烦地问。

“不做。”孟青拒绝,“我公婆病了,这两日我要回乡下照顾公婆,没空赶工。”

顾无夏阴恻恻地盯着她,“真不做?”

“不做就是不做,你什么意思?强买啊?”孟春挡在孟青前面。

“行,不做是吧,那就彻底别做了。”顾无夏撂下一句狠话,他扭头离开。

孟青心里突突的,“他什么意思?”

“别理他,疯疯癫癫的。”孟春生气。

孟青想了想,她心里总是不踏实,于是不等杜黎回来,她抱着望舟去纸马店查账,她卖出去的几单生意都记在账上,账上没什么异常,她安心了些。

“是这儿。”店里来客人了,两个带孝的男人走进来,对方看见孟青抱着孩子站在柜台后,迟疑道:“你是纸马店的东家?”

“不是,稍等,我去叫人。”孟青去喊她爹。

“我们今天看见一辆驴车拉着一座纸屋,听说也是明器,是不是你们店里做的?那个纸屋要多少钱?”

“三十贯。”孟父叫出陈府给的价,“纸屋不同,价钱也不同,看你们要什么样的。不过这个明器做工复杂,目前店里没现货,今日下单少说要等半个月。你们要是急用,可以看看别的。”

“还有什么?”

“跟我来,都在货房摆着。”孟父领人去后院。

孟青长吐一口气,看来只是生意上门。

【作者有话说】

明晚八点见

第32章·第三十二章\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