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 第六十四章(2 / 2)
杜明剜老东西一眼,他回自己睡的屋拿半吊钱,气冲冲地背起李红果走了。
天黑,杜明又背着李红果回来,“大夫说锦书娘的脚骨折了,要养半年才能干活儿。”
“半年?”杜母笑了,“干脆躺床上躺一辈子好了。”
“我要是躺床上躺一辈子,你老得不能动了谁伺候你?”李红果讽笑,“我躺一辈子还有我女儿和儿媳妇照顾我,你除了我可就没人肯照顾你了。”
杜母一下子就哑巴了,偏偏她还没底气反驳,一时气得手打哆嗦。
“半年就半年,养伤要紧,家里也不是少了她就不开火了。”杜老丁气定神闲地开口,“帮工问了?”
“我找牙行的牙人问了,五十文的辛苦费,后天他给我们送十个人来。”杜明说。
杜老丁点头,之后便不再过问。
杜明浑身不得劲,这老头子昨天从城里回来之后就不对劲,他在路上还琢磨着回来之后要如何逼问出老三的秘密,偏偏老东西不出招,这让他一胸腔的气发不出来。
() 带进贡院吃。”杜悯说。
“没问题,你赴考的那天,我跟你二哥去送你,到时候他等在贡院外,一直守到你出来。”孟青说。
杜悯没客气,别的学子都有家人陪着,他也想要门外有人等他。
*
茶寮里,杜老丁也打听到乡试举办的时间以及贡院所在的地方,他擦擦嘴,结了饭钱去渡口搭船,直接回去了。
两天后,杜老丁再次来到城里,他直接让船家送他去相门,在相门渡口下船后,他一路打听找到贡院,贡院已经戒严,他不能靠近。
他溜达一圈,在一条民巷里坐下,然后便耐心等着学子进场。
翌日天不亮,杜老丁被吵醒了,他爬起来朝贡院跑去。
“三弟,给,食盒里装着我做的干粮,我听说你们进场的时候,差役要把干粮都掰碎检查,我给你准备了炒米和炒面,还有二十个蛋壳完整的煮蛋,胡饼也有,够你吃三天了。”杜黎把食盒递给杜悯。
杜悯接过食盒,问:“孟叔,潘婶,你们怎么也来了?”
“来感受感受送考的滋味。”孟父说。
“这阵仗看得我还挺紧张。”孟母搓搓手。
“三弟,你紧不紧张?”孟青问。
杜悯摇头,他清楚今年不论是否考过,结果都一样,他明年还要再考一次,明年的乡试才能决定他是否能去长安参加省试。
“真稳得住。”孟母感慨,“像你这样的人才能当官。”
路过的人闻言嗤笑一声。
“娘,别乱说话。”孟青提醒。
“贡院的门开了。”杜黎听到声了,“三弟,你快去排队,早点进去。”
杜悯不急,他不紧不慢地落在后面,在天色大亮的时候才走进贡院。
杜老丁看见杜悯的人,他悬着的心落地,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
三天后,杜悯虚脱地从贡院走出来,杜黎背他回去,他在孟春的床上昏天黑地地睡了一天一夜才清醒过来。他清醒后把自己打理干净,立马前往州府学去找许博士。
许博士已经拿到今年乡试的考题,他让杜悯把他的策论、诗赋和经义重新再答出来。
杜悯在宿舍坐两天,把写好的答卷给许博士送去。
许博士看过后,他去找陈员外,“杜悯今年的乡试八成能考过。”
“一次就过?”陈员外惊诧。
许博士把他带来的考卷递过去,陈员外看过之后,说:“不过八个月,他进步挺大。”
“你打算怎么办?真让他今年出发去长安?他在路上一去一回折腾大半年,明年回来再考乡试,不一定能考过。”许博士说。
“我想想。”陈员外也犯愁起来。
“要不直接跟他说。”许博士提议,“不过是让他早一年知道罢了。”
陈员外摆手,“你先回去,我再想想。”
十天后,贡院放榜,杜悯榜上有名。
杜老丁挤在榜下,他指着两个熟悉的字,高声问:“这两个字是不是杜悯?”
“对对对,是杜悯,你儿子啊?”看榜的书童问。
“对,是我儿子。”杜老丁高兴地说。
“巧了,我是许博士的书童,我就是来替许博士看杜学子是不是榜上有名。”
杜老丁转过身,他跟着书童一起挤出人群,“许博士有几个书童?不止你一个吧?”
“就我一个啊。”
【作者有话说】
晚上八点见。
第65章·第六十五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