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6 章 · 第七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第76章·第七十六章

“阿婶,前面就是曲江池对吧?”孟青询问一个卖花的妇人。

“对,前面就是,你们外地来的?来看热闹是吧?今日新科进士在曲江池参加曲江宴,可热闹了。”妇人挑出三支芍药递过去,说:“今日春色好,娘子簪几支花也应应景。”

孟青看过路的行人不论男女都有簪花的,她询问三支芍药多少钱。

杜黎闻言解开荷包拿铜板。

三支芍药,孟青打算一家三口各簪一支,但杜黎不肯头上簪花,孟青便自己簪两支,又往望舟的发鬏上插上一支,母子俩顶着颜色鲜艳的花,一路侧着身挤进拥堵的车流。

“娘,我看不见。”望舟个头矮,他走在地上只能看见车轮。

“让你爹抱你。”孟青头也不回地说,她探着头满眼惊艳地盯着路旁停靠的车马,钿车珠幕,装饰华丽,不知什么木头打造的车厢上竟然镶嵌着金银薄片。

“哇!红色的马!”望舟眼睛放光,“娘,红色的马,还是活的。”

孟青“嗯嗯”点头,“不要大喊大叫。”

杜黎走到她身边,他无视马夫盯着他们的目光,悄悄地说:“难怪长安的贵人看不上黄铜纸马,他们用的车轿是用金银点缀啊。”

孟青点头,她绕着马车走一圈,最后远远打量着拉车的枣红马,这匹马气势凌人,她要仔细观摩,回头再做纸马,就又有一种神态模子了。

“干什么的?速速走开。”车夫出声驱赶。

孟青应好,她换一驾马车继续看,一边看一边引导望舟观摩马的神态、体型、膝骨、马首、马臀。

杜黎琢磨着她不是想教望舟作画,就是打算教他做纸扎,他没吭声,沉默地当个座驾,抱着望舟随着她移动。一家三口在车夫们警惕或鄙夷不屑的目光下,缓慢地在车流中穿梭。

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孟青和杜黎齐齐扭头看去,是采花的探花使打马回来了,二人立马带着望舟往曲江池入口挤,但人太多,他们只能挤在人群里看着杜悯骑坐在一匹枣红马上,他一手紧握缰绳,一手握着一捧含苞待放的牡丹花。

“三叔,是我三叔!”望舟小声惊呼。

“这回可以大声喊。”杜黎眉开眼笑地说,他仰着头望着杜悯在马背上的身姿,在三五十人里,与官宦子弟的风流倜傥相比,他的身形有明显的僵硬,但这点不足不算什么,他真的以农家子的出身走上官场了,真是厉害。

“三叔——三叔——”望舟骑在他爹肩上大声喊,“三叔,我在这儿。”

杜悯循声望去,他仓促地在人群中找几圈,终于寻到三张喜笑颜开的面孔,他神采飞扬地露个笑。

“今年这个探花使很年轻啊,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娶妻。”人群中,一个闺秀小姐盯着远去的身影。

“年轻是年轻,但出身寒门,听说是江南人士,家世低微,依附着一个员外郎借什么纸扎明器在长安闹出不小的动静。”妇人摇头,“

会友。”他简略地描述。

“就这儿?宴会上没有什么热闹?”孟青追问。

杜悯叹一声,他笑了,“我不记得了,我整场一心顾着偷师,在装模作样地表现自己,但压根没什么人注意我。”

“偷学什么?”孟青疑惑。

“公卿贵族们在物色女婿。”杜悯在他们面前没什么好遮掩的,他摒弃羞耻,自己玩笑道:“我误以为我也有这个机遇。”

孟青和杜黎立马明白了,她一派正经地点头,“是想当新郎了?今晚让你多喝三杯酒,权当是拜堂了。”

杜悯:“……”

“喝交杯酒只用喝一杯。”杜黎提醒她。

“他跟谁喝交杯酒?又没个真正的媳妇。”孟青瞥杜悯一眼,“我说喝三杯酒是充当拜堂,喝一杯权当是拜了一下。”

杜悯懒得理这两个人,他大步回屋去换衣裳。

待更夫敲锣的声音响起,杜黎把望舟哄睡,孟青把黄豆炸好,三人挤在低矮的灶房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肆意地畅谈去洛阳后要大展拳脚。

“我要做大官。”

“我要挣大钱。”

杜黎给二人斟上酒,“我等着享福。”

孟青哈哈大笑,她勾住杜黎的肩,豪迈地说:“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