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 · 第一百零七章(2 / 2)
“地上寒凉,睡不成。”杜黎从歪斜的床上下来,他套上冬衣,把四条床腿都卸掉,最后只剩一张床板摞在地上。
两人躺在一堆烂木头里度过了后半夜。
*
天亮后,吃早饭的时候,杜黎面不改色地说:“杜大人,你这官署该检修检修了,家具不知道经过几任主人,不经用了。”
杜悯觉得他莫名其妙,“什么不经用了?”
“床,我们屋里的床被虫子蛀了,床腿都蛀空了,昨晚睡到后半夜,床腿断了。”杜黎说,“找个木匠来,让木匠看看其他屋里的家具有没有遭虫。”
孟青点头,“我们昨夜把四条床腿卸了,在烂木头堆里睡了一夜。”
“没被虫咬吧?”孟母忙问。
“应该没有吧。”孟青摇头,“天冷,木头里的虫估计冻死了。”
“你们换个屋睡,要是不放心,再去木匠那里买一张新床。”杜悯觉得这都是小事,更不用大张旗鼓地请木匠来检修,他放下碗筷,说:“我今天有事,先走了。”
顾无冬忙放下碗筷跟了上去。
杜黎和孟青悄悄看一圈,看其他人没怀疑什么,二人松口气。
饭后,孟父孟母回家喂鹅,趁这个空档,孟青和杜黎把屋里的痕迹收拾收拾,搬着家当换个屋住。
等孟父孟母喂完鹅再过来,一家人带着望舟这个小尾巴坐上驴车前往义塾和纸马店。
义塾和纸马店里一直有人,余下的三十个学徒日日都在这里劈竹条、扎竹圈、染纸、晾纸,材料都积压成堆了。
孟青一行人来了,立马带着学徒们开始做纸扎明器。
“孟夫子,要有生意了?”学徒打听。
“对,要有生意了。”孟青点头。
一个时辰后,生意上门,卢文思带着家丁拿来五十贯钱捐给义塾,孟青给他写一张凭据,承诺年底之前赠他一对黄铜纸牛和一座纸屋。
到了下午,卢氏一族开始发力,义塾又收到十笔捐赠,纸马店也接到三笔生意。
接下来三天,义塾和纸马店客似云来,最大的一笔生意来自姓安的富商,对方大手笔地给义塾捐赠二百贯,又在纸马店下单一整套纸扎明器,要求五天后拿货。
河清县里跟世家豪绅们同仇敌忾的百姓傻眼了,大伙儿不是说好了要一起抵制纸扎明器?
安姓富商的葬礼上,黄铜纸马、琉璃顶的纸屋、琉璃顶的纸轿、比陶俑高大的纸人、黑漆纸猪、黄铜纸羊、以及色彩明艳的花圈首次在河清县露面。
送葬的队伍前往北邙山,围观的人一直跟到河阳桥。
义塾和纸马店迎来一大群看热闹的人,孟青立马吩咐把完工的纸扎明器都搬出去,甚至在人最多的时候,她引燃了一匹佛偈黄铜纸牛,借此把信佛的香客再次引来。
纸扎明器彻底在河清县打响了。
到了年底,孟青盘一下账,义塾在短短一个月进账一万一千二百三十贯钱,其中四千贯来自六十个回头客,年后清明节的纸扎明器已经被提前预订上了。
“大人,我爹来信了。”顾无冬拿着一封信来到县衙。
杜悯正在看郑尚书批复的折子,闻言抬起头,他疑惑了两瞬才反应过来,“事关陈明章?信上怎么说的?”
“在我们离开吴县之后,我爹吩咐无夏借田地上的事跟陈大人的族弟打了一架,之后又借故找了几回事,现在在吴县的人看来,陈顾两家已经结仇了。”顾无冬复述信上的情况,“我爹在信上说陈大人今年过年会回去,他到时候再上门闹一通,两家彻底结仇,为年后无夏赴京告状找个由头。这样一来,事发后,陈大人不会想到这事是您指使的。”
杜悯把手上的折子递给他,“到时候我走郑尚书的门路,让你在省试榜上有名。”
◆作者有话说◆
12点还有一更
第108章·第一百零八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