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2 章 葫芦 我就喜欢这样的呆子。(1 / 2)

加入书签

第52章葫芦我就喜欢这样的呆子。

走完拜年流程,收获两个红包,临走前林蕴望了望谢宅前越排越长的队伍,深感谢钧果真大权在握,拍他马屁都得拿号,叫了号才能轮上。

真不敢想象谢钧这种日子有多爽,这大官让她当当多好。

虽然大周女子不能做官,林蕴心眼子也不够多,但做梦总不犯法。

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林蕴转身准备上车。

“稍等稍等,林二小姐。”

今日是正月初一,林蕴都怀疑今年和谢宅太过投缘,不然为什么怎么走都走不掉?

一环套一环的。

一转头,是位没见过的嬷嬷。

林蕴疑惑道:“嬷嬷有什么事吗?”

常嬷嬷满脸笑意道:“我家夫人是谢次辅的母亲,她向来爱四处游历,前些日子刚从江浙一带回来,途中也见了不少田地,有些农事上的问题搞不太明白,夫人是个爱刨根问底的,听说林二小姐在农事上颇有建树,今日不知可否帮夫人解解惑?”

“当然今日初一,二小姐你若有事改日再约也可以。”

林蕴今日确实没什么事,而且给人在农事上解惑,还能侧面了解一下江浙的农业,林蕴很是乐意。

再说,她和谢钧共事,谢钧母亲也没道理要害她,林蕴欣然前往。

林栖棠和林清昭最后还是两个人坐车回去,林蕴之后自有谢府的马车来送。

车内,林清昭还沉浸在林蕴有红包,林栖棠没有的喜悦中。

比起林蕴,她最讨厌从小就同在一府的林栖棠。

小时候,她娘让自己去讨好老太太,可老太太给她的只有嫌恶,把关爱都给了林栖棠。

每次笑脸相迎地请完安,林清昭就在一旁站着,看老太太对林栖棠嘘寒问暖,轮到林清昭,老太太只问她怎么还没走。

长大了,捡漏来的未婚夫也夸林栖棠不似寻常闺阁女子,说她有能力有见识。

林清昭恨得发疯,她知道林栖棠爹娘死于大义,若宁远侯府有十斗米,林栖棠分得多些,拿上七八斗也正常,可为何同在一府,连一斗米都不肯剩给她?

她不想同林栖棠一样有见识吗?

可家里的女夫子是给她一个人请的,老太太莫名地讨厌她,见她去蹭课都要赶。

她不想同林栖棠一样会做生意吗?

可她手里根本没有本钱,没有人会给她兜底,也没有大片的铺子给她经营。

林清昭知道自己嫉妒的样子丑陋不堪,可她怎么能不恨呢,明明在一块土地上长出来的,她怎么甘心当林栖棠这朵红花旁的绿叶呢?

她知道傅靖驰并非良人,可他出身定国公府,已经是她能攀到更高的人家了!

如今林蕴回来了,林清昭瞧着她比林栖棠更有抱负。

有抱负好啊,有抱负就不会跟她抢傅靖驰,有抱负也能让林栖棠体验当陪衬的感觉

番分析(),靧璅衟???⑶()⑶『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崔氏实在是根本不像之前谦虚的那样,只是游历中略有疑惑,她对地方粮食格局明明很有见地。

难怪谢钧聪明呢,他母亲实在见识不凡,出去玩玩也能观察这么多。

“大周缺钱,江浙富庶,江浙是纳税大头,这个格局没法改,但江浙大规模种棉花和桑树不久,我观他们的方法还不够完善,纵有官方组织,百姓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林二小姐你从前在杭州府待过一阵子,对桑棉可有研究?”

林蕴虽然在读博,也不是样样精通,但由于大周也用不上什么高精尖技术,所以基础的改良还是有思路的。

“农事最根本的就是选品种,正如占城稻之于从前其他稻种,只要这个优势种一出来,会迅速取代其他,桑棉亦是如此。”

“不停选良种之外,种植也有讲究,棉花的话我觉得比起直接撒播,育苗移栽效果更好,还有就是种植密度,棉花过密或过稀,都影响产量,应当试出一个最佳间距……”

“桑树的话,矮化密植更容易采叶,而且桑树还可以通过嫁接来改良品种……”

林蕴一提到农事,就有些忘记场合,变得滔滔不绝。等她将脑子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内容倒干净,意识到她又在自说自话了,略微有些尴尬。

崔夫人大概只是想沟通一二,她却像上课一样,一个人在这里讲个不停。

“抱歉……我说起来有些……”

不等林蕴道完歉,崔氏鼓起掌来:“二小姐真是对农事很有见解,你说的问题很多我也见过,地里的棉花种得不够齐整,长势也不一,桑树有的太高,让采摘变得困难……”

崔氏学着林蕴方才的样子,也加快语速噼里啪啦列了一大段,来肯定林蕴方才的意见,缓解她自说自话的尴尬。

她告诉林蕴,她的意见很有价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