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 通信(2 / 2)
底下人在挪动木框,谢钧跟在一旁记录到底多少个格子,这么大一块田,一刻钟多一点就量完了,谢钧在册子上最后写下:“这田三百九十二平方丈,折合六亩五分三厘。”
谢钧似笑非笑地同孙铭古道:“县里的记录这田是四亩二分,上次测的看来有些不准啊。”
田亩面积直接砍了三分之一,也就少交三分之一的粮税。
孙铭古还企图将场子圆回来一些,他赔笑道:“测田都快十年前了,可能这田也渐渐扩了点,有些误差也正常,再说了,当年测田之人那点三脚猫的本事哪能比得上次辅你的良策,他们不如你多矣。”
谢钧冷笑一声:“这办法也并非我首创,孙知府不用给我戴高帽,有这功夫不如想想怎么把架阁库里的账补好吧。”
孙铭古是个死不悔改的,谢钧不欲与他多言。
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贪得久了,别人再夺回来,便理直气壮地以为是别人要害他。
狗彘不若,寡廉鲜耻。
和这种人没有什么道理要讲,哪怕是被拖到菜场斩了,他们都不会后悔。
不对,也是有点后悔的。
后悔他们为什么没做的更隐蔽,让人给抓住了把柄。
又多测了两块田,谢钧回驿馆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严律同谢钧汇报道:“拿到了去年给宁波府运粮的车队记录,来回多少趟,每趟多少斤都有。”
谢钧点点头,问:“邓桥村粮长的收税记录拿到了吗?”
严律摇头:“他不敢给。”
谢钧不紧不慢地翻看着车队记录,眼都没抬,只道:“你去告诉他,既然已经找到他头上了,他就是局内人,没办法再置身事外。孙铭古只要发现我找过他,他就难逃一死。东西给了我,我还能送他一家老小逃命,日后换个地方重新生活,让他好好考虑。”
严律听了吩咐就退下去办事了,等谢钧看完手头上的东西,他面色缓和些,问严明:“今日可从坊市搜罗到什么新奇物件?”
方才还疾言厉色,一转眼就轻缓温和。
严明便让下人搬来一框东西,谢钧在一堆玻璃玛瑙中随意挑拣着,眼神冷淡,直到被一枚颜色艳红的长条果实吸引了注意力。他拿起来打量了一下,皮色如火,形状纤细弯钩,初看似果,却毫无香气,只带点隐隐刺鼻的味道。
“这是什么?”他问道。
严明也不认识,连忙让采买的仆从答,仆从低着头道:“回大人,这东西名叫辣椒,据说是从西洋贩来,近日泉州、宁波一带常见。有人晒干磨粉当佐料,说比胡椒更烈,可驱寒发汗、醒神提气,也有人拿来做汤调味,极辣。”
听到这里,谢钧眼中露出点笑意,他记得林二小姐是喜欢胡椒的辛味的,那今日的信就写这个吧。
【作者有话说】
阿蕴:有些人忙得分隔两地,怎么存在感却更强了?
作者:自然是某些人不仅心思重,还套路深啊。
第123章·世道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