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3 章 · 桑剪(1 / 2)

加入书签

第133章·桑剪

苗圃中,早上还弯着腰看秧苗的钱庄头和林蕴又凑到了一块,不过这次是观察嫁接桑苗的愈合情况。

“接口没霉烂,已经在长了,算算日子,我离开江浙的时候,应该接口就差不多愈合,之后再养十来天,芽苞长到绿豆大小,就可以移植了。”

钱庄头此时拿着笔,带着尺,正在量桑苗的高度,嘴中应承着:“好,我记下了,今年先试试效果,好的话明年春天会单开苗圃,专门这么育苗,到时候也能用上林司丞你教的养桑树树冠的办法。”

自早上林蕴在田间教了钱庄头如何记录田间的数据,他拿着纸和林蕴送的铅笔,丝毫不嫌麻烦,什么都好奇,要记一记。

林蕴笑而不语,没有打击钱庄头的积极性,这就跟刚进实验室一样,对一切都还新鲜着呢,过段时间这热乎劲儿自动就消失了,保准想找人帮忙。

出了苗圃,林蕴去了桑林,带上了新鲜出炉的手持桑剪,这桑剪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改良,并非从无到有,所以制作起来并不复杂。

钱庄头将自己手中的桑剪与林蕴手中的一比对,惊讶道:“林司丞你这剪子手柄怎么这么长,不重吗?”

林蕴点头:“重是重一些,但更省力气。”

这话说得几个佃农一头雾水,都更重了,怎么更省力气?

钱庄头也不明白,但他这段时间同林司丞打交道,已然在他快四十岁的时候二次成长了,为了等会儿不脸疼,他学会了闭嘴。

林蕴看出大家的狐疑,但她也没解释什么,剪子就在手上,效果试一试就知道了。

拿着桑剪探入一丛枝叶之间,“咔哒”一声,粗枝利落断开,紧接着她连连下手,动作干脆,几枝拇指粗的桑条转瞬就落在脚边。

几个佃农看傻了眼,前些日子教剪枝的角度,林司丞在他们面前示范过的。那时候她可没这么“利索”,当时还有人在背后嘀咕,说林司丞虽然是大官,但大部分时候到地里做农活再多聪明也没用,关键还得看力气。

如今林司丞拿着这把弯口长柄剪刀,竟是比他们剪得还要快了。

林蕴将剪刀递给正眼馋的钱庄头,让他也试一试,钱庄头接过剪了几下,的确省力气,他又一个传一个,让手下的佃农都用一用。

佃农吕进宝拿住剪刀,大概只用了平时五六分的力气就剪下了桑枝,他止不住地笑。

前些日子听到林司丞和钱庄头说什么日后桑树要修成“一股三叉六枝”,吕进宝的心都拔凉拔凉的。

要知道每亩地有两百多棵桑树,皇庄有几千亩桑田,这是要一棵棵剪过去的。

上面人动一动嘴皮子,他们下面这些佃农怕是手都要剪废啊。

不是吕进宝夸张,听了这消息,他们这些佃农愁得好几晚上都没睡好觉。

如今有了这剪子,这活儿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林蕴站在一旁,见这些佃农像孩子得了新玩具一样,一个个都高

理由是刘萍萍觉得丈夫不识字说出去丢人。

虽然钱庄头觉得庄稼人不识字没什么(),??虎??蝙?抗偛?()?『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还是跟她学了。

如今他受林司丞重视,也少不得会写字的功劳,如此一想,媳妇是真有大智慧,有事同她商量总没错。

钱庄头便将桑剪的事告诉刘萍萍了:“我总觉得不能让林司丞就这么吃了亏,但还没想到什么好法子。”

刘萍萍听了也是义愤填膺,这些日子她在钱昌口中间接认识了这位林大人,如今刘萍萍心里,这林大人就跟地里的仙女没什么区别,怎么能让她吃亏呢?

脑子一转,灵光一闪,刘萍萍在钱庄头的惊呼声中拿起了一旁的铅笔,在图纸上添了几笔,等看清刘萍萍添了什么,钱庄头的“这不能乱画”咽下去了,他赞道:“媳妇,我们家果然你是最聪明的那个!”

第二日,钱庄头便带着一小沓图纸去了各大铁匠铺子,他最先去的都是些讲信用、忠厚老实的人家,带了成品桑剪,让他们见识这剪子多好用,随即钱庄头摆摆手中的图纸:“这手艺不藏私,但总归是门进项,好办法一出,杭州城里想打新桑剪的人肯定不少。”

见过了桑剪的效果,李铁匠的眼神跟着钱庄头手上的图纸转,他问:“是要给钱吗?但这图纸大家都有的话,我没办法给太多的。”

钱庄头摇摇头,他指着图纸上剪刀柄上的“林”字,道:“不用钱,你卖这剪子的时候将‘林’字刻上就好,这桑剪是从皇城来的林蕴林大人设计的,林大人高风亮节,愿意无偿拿出来让我们做,我们江南人也不好昧下这功劳,让北地人看了笑话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