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3 章 阳谋 “天下早已沦为泥沼。”(1 / 2)

加入书签

第153章阳谋“天下早已沦为泥沼。”

残火不灭,必将死灰复燃?

曹操念着这句话,目光艰涩地离开棋局,投向顾至。

他与顾至两人心知肚明,所谓的残火,指的并不是袁氏,孙氏,刘氏,任何一个与他为敌的人。

它是埋在汉土地底数百年的根须,是动摇汉室,动摇民本,引发战乱的根源之一,更是曹操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想要对抗的存在。

“以民为食,并兼沃土,玩弄朋党之权者数不胜数。即使将他们一一屠灭,也会有新的枝节长出。”

曹操挥退侍从,广袖拂过桌案,亦拂落了案边的两粒棋子,

“明远口中的‘死灰复燃’,究竟指的是旧火,还是新火?”

“新火旧火,对主公来说都并无区别。”

顾至再次落下一子,又吃去一小片白棋,

“主公需要做的,唯有‘遏制火势,不让复燃之火反噬己身’。”

曹操沉默了片刻,眼中的惊异之色褪去,多了一分冷意:

“明远与文若都用‘名不正而言不顺’来劝孤,莫非孤的‘更进一步’,一定会助涨火势,反噬自身?”

顾至只是道:

“主公心中已有论断,何必问我?”

难言的死寂在房中蔓延。

被屏退的侍从颤巍巍地关上大门,将沉抑的气息关在门内。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顾至几乎要睡着的时候,曹操终于开了口。

“孤曾以为,明远与孤最为相似。”

这是曹操第二次提起这个话题。

这一回,顾至没有分毫惊讶,语气平平地回应:

“可我觉得,我与主公并无相似之处。”

“确如明远所说,孤与明远,并不相似。”

顾至难以形容曹操此刻的神情,像是茶余饭后,非常随意的一句感慨,又像带着怅然。

“欲念,人皆有之。”

曹操将打落的棋子重新捡起,归于原位,

“明远从未表现出欲念,看似无欲无求。那时,我便猜想,明远并非真的无欲无求,而是过于洞彻。”

明明顾至就在曹操的眼前,可曹操却像是在与旁人感慨,自顾自地叙说着过往。

“我以为他与孤一般,深感所求之物的艰难,明白过往的追求只是奢望,不得不放弃远志,停步不前。”

曹操没有再说下去,但顾至已意会了他的未尽之言。

顾至道:“承蒙主公高看,臣并无鸿鹄之志。”

他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对于这个世界,他愿意加入自己的一份力,也愿意用各种努力尝试着做出改变,但他从来没有什么“站在至高点”“让这个世界所有阴暗面全部消失”的想法。

所以,他可以及时地从权力的泥沼中抽身,但顾虑更多,且谋求更多的曹操只能一

刘协正坐在上首的玉席上纳凉。见到曹操身旁的顾至,他毫无意外的神色。

“顾卿也来了?”

宫侍铺好清凉的茵席,请二人入座。

面见天子需脱履解剑,以示尊重。顾至的佩剑早已解下,放置在门外的竹架上,唯独曹操,因为得了刘协的特许,带着剑履入殿。

刘协看着曹操腰间的佩剑,面上的笑意浅淡了些。

这一分变化,快得好似错觉。

只眨眼的功夫,刘协便恢复如常。

“听闻司空最近身子抱恙,朕心忧不已。”

“离司空上回入朝已过了三个月之久,不知司空这病,可好了一些?”

曹操面色恭敬:“让陛下担忧,是臣的不是。”

既不说自己好了,也不说自己没好。

刘协没有因此着恼,只是扶额轻叹。

“去年,朕的长子夭亡,”

刘协与曹操对视,年轻的面庞上尽是寂寥,

“司空失去了父亲,我失去了长子,你我皆失去至亲。这般伤痛,几近等同。”

曹操同样露出怆痛之色,他与天子就像是同一面镜子中的两个倒影,难以辨认谁的哀伤更真实一些。

这副君臣相得,互相宽慰的景象持续了许久,等到两人再没有别的话可说,刘协才转向顾至。

“顾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早已走了半天神的顾至送上准备好的奏表,借着宫侍之手,送给刘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