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1 / 2)
想起天幕言之凿凿,说他是周涉的忠臣,整张脸都扭曲了。
好半晌,他将信塞进衣袖中:“好,这信我会替你寄出去。”
【等到群臣后知后觉,发现他们抵制的人早就登堂入室,立刻坐不住了:陛下不讲武德,怎么可以这样呢?!就连弹劾奏折都交给公主审阅,那和我当面骂人有什么区别?
中宗工作二十年头一次放年假,摸鱼摸到一半,听说他的老丞相跑来求见,只好依依不舍地告别假期,重新开始工作。】
老丞相萧宜春揪掉了两根胡须。
为什么感觉自己已经变成敌方阵营,是需要被镇压的恶人了呢?
萧见和忙宽慰道:“爷爷,孙儿还在呢。”
我可以替你撑起萧家!放心吧!
萧宜春心情复杂。他和这孙子政见相左,可见一斑。
不过想想也是好事,别人都是上阵父子兵,放到他们萧家,爷孙也是极好的战友。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立于不败之地。
萧宜春的心情好转了些许。
周涉的心情却很复杂。
上辈子还没活到上班的年龄,但是为什么感觉自己的未来非常灰暗,比牛马还牛马?
能不能早点退休啊!
这一刻,他真心实意地理解了,什么叫做“精神状态堪比当代打工人”。
【萧宜春三朝元老,两代帝师,资历老,也非常受尊敬。
中宗虽然对某些人重拳出击,但还算比较关爱老人,连忙迎上前,面对老师显得非常温良。
温良的皇帝和忠心耿耿的老丞相完成会晤,皇帝头一次对老萧展示出软硬不吃的一面:爱卿你说得好,我知道你关心我,也关心社稷,这一番好意我心领了。
前面说了一大堆,最后总结:但我不听。】
天幕一边调侃,一边放出视频。
弘安帝看着天幕,只见头上顶着萧宜春三字的老人,脸色愁苦,几乎声泪俱下。
而他对面的中宗显得非常无辜,虚心纳谏,坚决不改,把萧宜春气得胡子直发抖。
萧宜春:“陛下爱子之心,臣明白。可陛下为天下之主,岂能因一己之私妄动?公主殿下可听政、可摄政,却绝不能登基,否则人心反复。臣请陛下深思!先帝前车之鉴,正在眼前啊!”
老丞相活了一把年纪,这辈子都没有想到,他会为了两代帝王的继承人而发愁。
立储是国之大事,真要论起来,并没有超过他的工作范围。
但他实在心累,弘安帝折腾那一次,已经够他杯弓蛇影了。
皇帝趋步上前,同样是扶住忠臣的手,比起对待顾敬山,就要诚恳许多:“萧相,我知道你的意思,你说得有道理。既然如此,你觉得我家二郎如何呢?”
萧宜春微妙地沉默了。
显然,大家都不是傻子。对于钟璜的表现,实在很难说出那句“天命所归”。
若非如此,他怎么会说公主殿下可摄政呢?这就是已经看清了皇子的本质啊!
因此皇帝等待片刻,没等到他的回答。皇帝也不动怒,笑着问:“没想到萧相对公主期许如此之高,朕听公主说,她对萧相仰慕许久,不如……”
萧宜春心跳骤停,几乎以为皇帝要把公主塞给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