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2 / 2)
柳绵绵分析给她听:“本地服装厂产能有限,而且当地的成本、物价在那里,你从本地服装厂拿货,利润不高的。广市的确良布两三块钱一米,拿回咱们这里能卖八到十块钱一米,算平均利润六块钱一米吧,两千块钱货能挣六千块钱。”
“咱们那南城到广市的火车票价格是十七块五毛,来回三十五元,算上住宿吃饭,成本满打满算三百够了吧?一个人出门不安全,再找个人一起,两个人六百,那么能赚五千四。”
蒋红梅:“……”
她就是打听过,知道当个体户挣钱,才想卖了工作自己干的。但她打听的那些,都是在本地摆摊的,要么就是做吃食的,一个月大概能挣个几百吧。
当然,这也比上班拿工资好很多了。
现在柳绵绵叭叭叭这么一算,好家伙,一下子就能挣五六千?!虽说布料弄回来,也不是立马就能变成钱的,但是一千米布其实不多的,也就是几百件衬衫而已,蒋红梅自信一个月就能给卖掉。
只是,“你怎么知道广市的确良布才两三块钱一米?”
这年头敢千里迢迢跑到广市去进货的,那都是胆子大到没边儿的,一般人别说去广市了,就是出个县城都够呛。
柳绵绵淡定道:“我们餐厅有人说工人路开了一家美好服装店,店里的服装都是广市过来的,很洋气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你知道的,我们老板和经理都是港城人,这种事情随便问问就知道了。”
其实是上辈子她了解过改开初期的经济贸易情况,看到有人举过这个例子,印象深刻。
蒋红梅将信将疑:“经理会跟你们说这些?那你们岂不是都要辞职自己做买卖?”
柳绵绵失笑:“做买卖要本金和胆量的呀。”
听说别人挣钱是一回事,自己去做是另外一回事。
就算餐厅的人都知道广市布料和服装成本低廉,可未必有人真正敢去做。真有这种胆量和魄力的,早去做个体户了。毕竟胆怯和渴求安定是天性,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的。
“你可以先摆摊,熟悉熟悉市场,顺便积累一点本金,也趁机好好考虑一下我的提议。”话锋一转,柳绵绵笑呵呵地又说,“不过市场讯息万变,时间就是金钱,我要是看上别的项目,可能就会把钱拿去投别的了。”
蒋红梅翻个白眼,直接说:“可以合伙,也不用考虑了,你直接再给我点钱,我从厂里多拿点瑕疵品。我听说现在农村有很多集贸市场,集市的时候人可多了,瑕疵品在城里卖不出去,农村肯定能卖出去的。”
w?a?n?g?址?f?a?布?y?e??????ū???ě?n??????Ⅱ????????????
柳绵绵给她竖了个大拇指:“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嘛,年初报纸上登过,农村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蒋红梅同志,加油!”
蒋红梅柳眉一竖:“我加油,你做什么?”
柳绵绵理直气壮:“我出钱啊,偶尔空的时候,可以和你一起摆摆摊,不过主要还是靠你。要是都靠我,我找你合伙做什么,我自己就干了。”
蒋红梅:“……”
听上去十分有道理,她确实没办法反驳。
“行了,我们今天还有事,你回头上求知巷9号来找我,咱们再具体谈。”
柳绵绵说完就和沈维舟一起走了,脚步匆匆,看起来好像确实有什么急事。
蒋红梅站在原地看着他们走远的背影,心说这俩人看着其实还挺般配,都长得好,站在一起就和电影里的男女主角一样。
她其实还有点恍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