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6(1 / 2)

加入书签

分钱没要,都让柳绵绵带回了婆家。

丁明霞苦口婆心:“再说,哪个女人出嫁了就跟娘家不来往了呢?婆媳关系最是难处,夫妻之间也难免会有龃龉,这种时候还不是得娘家人来帮衬着?一笔写不出两个柳字,你是柳家人,是我亲生的,我们又怎么会不管你呢?”

柳绵绵心说,要不是老娘上辈子就叫这个名字,你看我会不会改名呢?

“有事说事,没事再见。”她说。

丁明霞再度被噎了一下。

既然怀柔政策没用,丁明霞想了想,决定还是谈利益。

来之前她也是打听得很清楚了,这死丫头跟隔壁的蒋红梅一起做生意,可是挣了不少钱的,听说最近还开了什么炸鸡店,生意也是好得不得了。

想到蒋红梅过年时给家里买的年货,丁明霞又有些心塞。人蒋红梅都知道挣了钱给父母买东买西的,这死丫头倒是连军工大院的门都没踩进去过,因为这事,害得她又被大院里那些多嘴娘们儿阴阳,说柳绵绵肯定是怕上门再被卖给人贩子了,又说什么保不准当初也不是抱错的,就是故意丢掉的。简直莫名其妙。

不过,丁明霞琢磨着,这死丫头一门心思挣钱,自己说的这事,她肯定会感兴趣的。

“去年咱们军工厂开始搞军转民,买了两条罐头生产线,咱们南城自己水果不多的,原本厂里是跟邻省的甘城说好了,水果都从他们那里进货,前面都好好的,今年开年,对方说自己搞了罐头厂,桃子、桔子都不卖给咱们了。”

丁明霞看看周围,压低声音说:“厂里弄不来水果,留着两条生产线没用,就准备折价卖掉了。你爸说他能找到买家,到时候咱们先跟厂里买下来,一转手,就能挣不少。”

裁军节省军费投入经济建设,是大领导定下的政策。军队员额减少,军工订单自然也大幅削减,全国那么多的军工厂要吃饭,就得从军工转为生产民用。

柳绵绵上辈子听老妈说过,小时候吃过军工厂生产的雪糕,特别绵软,也用过军工厂生产的电风扇,质量杠杠的。

这场时代的浪潮中,自然也有转型成功的军工厂,但也有不少转型失败连年亏损直至破产的。

原书中,南城军工厂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是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破产了,被女主江映雪和女配柳锦诗争相收购,俩人在收购军工厂的过程中频频过招,最终柳锦诗不敌落败,江映雪成功收购,奠定了她事业版图的重要一块。

不管是军工厂还是国营工厂,原先都是按计划生产,上面下达生产指标,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生产指标。

而改开之后,计划经济被打破,厂子需要自己去找市场去找销路去应对竞争,于是不少水土不服的厂子,就会迅速地倒下。

南城军工厂底子厚,倒是折腾了挺久,只是再厚的底子,也经不住你一下子开罐头生产线一下子开自行车生产线的,这么没头苍蝇似的折腾,只会越折腾越亏损。

更何况,像柳志刚这样趁机浑水摸鱼、损公肥私的人,也真是不少。

一个罐头生产线,厂子里买过来可能要万把块钱,两条就是一万五到两万,低价买入高价转手,挣个几块钱轻轻松松。

只不过,柳家没有这么多的本钱。

原先家里存款也就几千,后面炒君子兰,直接把存款都给掏空了,就更拿不出来了,所以才会找上柳绵绵。

柳绵绵自然也猜到了。

按理,她是不想跟柳家人再有什么搭界的,但是她忽然想到,南城确实不是水果主产区,所以做罐头厂,其实没有先天的优势,但是,谁说罐头只能做水果罐头呢?

这两条生产线,与其便宜柳志刚他们,倒是还不如她去买了做点实事,也能为本地创造点人工和税收呢。

心里虽然有了主意,但是柳绵绵面上却半点不露,反倒是有些不耐烦的样子:“这种投入大利润少的生意我可不做,再说,我刚开了炸鸡店,手里没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