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1(1 / 2)

加入书签

。”

“如果您买了店铺,那我就搬过去跟您一起住,正好把这间院子都种上菜。”

听她这么说,柳婆婆很是高兴,当天晚上就把售房启示挂到了房都尉,同时四处打听,看看有没有要出售店铺的人家。

买卖房屋一事最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有可能转天就能买到心仪的房子,也有可能十年都买不到。红玉和柳婆婆都懂得这个道理,是以并不着急,只慢慢等着,依旧在原来的摊位卖糕点。

那日小宝出去疯玩,回来时挂了满身的小果子,当时柳婆婆还以为是苍耳,从他身上捏起一颗仔细一看,才发现居然是刺梨。

刺梨果实为扁圆球形,黄色,有时带红晕,闻起来芳香浓郁,因为果皮上密生小肉刺,故称之为“刺梨”。

“:野生的刺梨可不多见啊。”柳婆婆问小宝:“你在哪里挂的这一身?”

小宝便领着她们来到一处山坡。

红玉刚一来到这个山坡便了然道:“这山坡向阳,阳光充足,怪不得能长出那么多野生刺梨来。”

感叹完毕,开始摘果。

柳婆婆嘱咐二人:“刺梨刺多,小心扎手。”声音刚落,突然觉得这话有些耳熟,仔细一想,似乎摘酸枣的时候也说过相同的话?不禁失笑道:“好像每次出来采摘,摘的都是这些带刺的果子。”

红玉道:“这种野生在外的果子,为了自我防护、抵御天敌,大多都浑身带刺。”

就像玫瑰花一样,娇嫩美丽却带刺。同理,野生果子也是如此,越好吃的刺越多。

小宝依旧是边摘边玩边吃,不过这次比上次摘酸枣效率高了许多——因为大部分刺梨都挂在他身上了。

刺梨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泡水喝或做成蜜饯吃倒是不错的选择。

回到家中,将刺梨洗干净,用小刀仔细磨掉表面小刺,切去刺梨两端,留下中间部分去籽切成厚片。锅中放水加冰糖煮开,待糖融化后转小火,倒入处理好的刺梨翻炒,炒到水份收干、颜色变深的时候,就可以摊平在太阳底下晾晒了。

如此晾晒两天,糖水小铺便又新增一员得力大将——刺梨蜜饯。

这东西只在特定季节才会出现,同酸枣糕一样,一经摆出便吸引了不少目光,有熟客来问:“这是什么?”

“这是刺梨,又叫山王果、刺菠萝,还有个文艺的名字——‘送春归’,味道酸涩,但经过蜂蜜白糖的腌渍炒制过后,变得酸甜可口,客人可要来一份?”柳婆婆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柳婆婆已不再像从前那样,一说话就踩到别人的雷点,而是像现在这般,先介绍果子,再介绍做法,确定客人感兴趣之后再作推荐,颇有几分说话的艺术。

那熟客被这艺术感染,一边掏出银钱一边笑道:“这月已经在你家买不少果子了……没办法,就是控制不住!”

柳婆婆笑眯眯道:“那就不要控制!”

红玉:“……”

这时,又有个中年妇人走了过来,问她们:“听说这刺梨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可是真的?”

这便是红玉的知识范畴了,她开口道:“刺梨泡水喝,确实可以美容养颜,不过我还知道一个方子,比喝刺梨水效果还要好,坚持喝半个月,肤色能白上不少。”

妇人看了看红玉嫩白如玉的面颊,觉得她的话很有说服力,“那你说说。”

“刺梨、玫瑰、茯苓还有桑椹,温开水泡着喝,坚持一段时间便能使容颜焕发。夫人可以一试。”

那夫人喜笑颜开道:“那我就试试!”说完,掏钱买了一大包刺梨蜜饯和糖渍玫瑰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