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4 章 · 《贞娘》(2 / 2)

加入书签

一群人在一起就比较快乐,赵贞娘一小锅一小锅地教大家怎么磨芝麻油。

筛芝麻、洗芝麻、磨芝麻都不是什么难事,性子别急,慢转磨,缓出油就是了,炒芝麻却真是个技术活。

炒不到火候磨不出香,炒大劲,芝麻糊了。

芝麻要一锅一锅炒,赵贞娘就一锅一锅教。

村里的妇女都是常和柴火打交道的,上手很快,甚至有几个炒得比赵贞娘还好,赵贞娘异常震惊,连连夸赞。

被夸的妇女很得意,开始大包大揽,教笨的学不会的。

但火候这种东西,其实也有天赋,就像有人天生做饭就好吃,有的人就是咋学都不会,太笨的最后大家集体提议,别在灶上干了。

芝麻可金贵,不能滥造啊!

火候好的在锅边干,

火候不好的就去转磨盘,炒好的芝麻磨成酱,还要再下一次锅,加水取油。

前面的工序赵贞娘一直淡定自如,到最后取油的步骤,她反而害怕了。

她爹在时,一直跟她说,取油是最有技术含量的工序,只有老师傅来才能做,不许她碰油葫芦。

赵贞娘看着那圆圆的油葫芦沉下去,香油就柔顺地顺着两个眼进入油葫芦里,一直很羡慕,她也好想尝试一次,但她爹取完油就把油葫芦锁柜子里。

如今她终于可以把锁砸开,拿到里面的铜葫芦,但是她有点害怕,她爹还没来得及教她,就没了,她根本不会自己取油!

但是周围的人都看着她呢,她不能露怯,就一咬牙,将油葫芦沉进油里。

水油不相溶,熬好的油,会漂在水上面。

油葫芦底下是个饱满的球形,可以在肚子里装油,进油眼在上面,上层的油就顺着眼进入了油葫芦肚子里。

取第一瓢的时候,油还很厚,很好取,但赵贞娘太紧张了,油壶一满,赶紧就提出来,好像有狗撵一样,把取出来的油倒进细纱布里。

明明是再简单不过一个动作,她却好像用尽了全部力气,等做完甚至还有点心有余悸。

看了看铜葫芦,又看了看锅里的油,陷入沉思。

好像……好像……不难啊?

困锁了她之前整个人生的枷锁,打破起来居然如此简单,让她的灵魂都有点发轻。

劫后余生般将铜葫芦交给其她人:“你们都试一下吧,取油是个最厉害的技术活,既要把油全取出来,又不能掺进去水,出油多少全靠取油师傅手上的工夫。”

她这么说了,身边的人立时兴奋了,这么简单的活,却最有技术含量?

所有人你一勺我一勺,到了最后,肉眼可见最后一层的时候,大家都不敢动。

一个纫针鼻,一纫一个准的婶子自告奋勇:“我来!”

她的手异常稳,将油壶沉下去,缓缓游动,刚好收走最后一滴油,人群立时一片叫好!

赵贞娘也看呆了,去称油,足足比她爹多了四两!

赵贞娘陷入沉默,原来取油真是个技术活,只是她爹不是个技术人……

……

在教人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几个好手,赵贞娘就给众人分了不同的任务,擅长什么就专门干什么,到最后一千斤芝麻,打出了三百五十斤油。

其实实数足有三百五十八斤,赵贞娘提议,都是乡里乡亲共同打出来的,那余出来的八斤,就给乡邻分了吧,取个整数。

那村里人当然同意,不说香油是个多么贵的东西,普通人家一年都吃不到。

在这个时代,香油本身也是一种硬通货,可以直接当货币使。

赵贞娘欠了村里人好多钱,回点香油也安心。

一人分几两,根本不舍得买的香油,就这么进入了每家的灶台。

香油打出来,就是到了卖的时候,三百斤不是个小数目,想卖出去也要找点门路。

赵贞娘在家的时候,专心磨香油,卖的事都是她爹干的,这事她还真不擅长,不过没关系,有事找三姑。

王姑婆自创了一套召唤仪式,不知道有没有效,但是她一召唤,叶三姑确实会来。

降下仙身的叶三姑,看向王姑婆:“吾之道行,在于卜因果、料凶吉、知祸福、攘灾祸,财源之道,非吾所长。”

“吾有一妹,姓胡,名二姐,精人心,通财术,善营家业。”

“二姐喜美服、美容,知我在此,前些日子,还来玩过。”

“她也算是受了供奉,不能闲着。”

“不如我教你们个法子,把她叫来。”

【作者有话说】

给你们推荐一个新神。

第165章·《贞娘》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