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 · 《贞娘》(2 / 2)
再来一瓶这个经营模式,对于现代人可能没有什么吸引力,谁也不缺那几块钱,开到奖都懒得去兑。
对于这个时候的人来说,那可是一瓶香油啊!
香油零卖的时候,一斤三毛钱,装成瓶卖,一瓶一毛二,小米一分钱一斤,买十二斤小米。
还得交二分钱的玻璃瓶押金,玻璃瓶算租的,不算买的,用完了把瓶子退回去才给退押金。
对于顾客来说,一瓶油那么贵,对于原厂家来说,成本还没那么高。
一瓶香油四两,半斤八两,一斤油装四瓶。
五百瓶香油看似多,其实只有125斤油,比供给宋家烧的还少。
125斤油零卖只卖37块5,瓶装刨去那赠送的50瓶,也有54块。
当然了,瓶装的成本肯定高,这个年代玻璃很稀缺,一个瓶子就要一分二厘。
商标印刷4厘,连橡胶软塞都要一分钱一个,不算人工成本每瓶就有二分六厘的成本。
但她们也不是从零售油为基础开始盈利的,她们是从油原料加工开始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直接出油装瓶。
因为省去了中间商赚差价环节,她们不仅可以自己的铺子卖,也可以授权别的铺子卖,每瓶让商家赚两分。
二道商铺卖香油的净利润差不多也就这么多,她还给包售后,防积货。
赵家村每批产出的香油上,都标上生产日期,在她们那进货的商铺缺货给补,过期了可以退回来换新的。
回收来的过期香油做香皂,能卖卖,不能卖搞个积分制,积分换香皂。
既回馈客户,又处理了旧香油,还让商家更无顾忌地在她们这进货。
兑换再来一瓶奖励的时候,让顾客拿着瓶塞和票据来总铺换,一个防止经销商弄鬼,一个给总铺拉顾客。
在总铺毕竟是原价卖,赚得比批发给经销商多。
这么算起来,初期投入有点多,但要是把品牌做起来,那就是一本万利,快消品想赚大钱,靠的肯定是薄利多销。
整合了全村资源后,赵家村的生产力正经不小,往理想上考虑,是可以维持一个月几千瓶产量的。
以快消产品来说不算大体量,但以养地方品牌来说刚刚好。
品牌的价值无可估量
,等她把口碑打出去,就可以扩大生产,销往全国。
到时候不仅可以做香油生意,也可以做一系列衍生行业,比如香皂。
穿越到这个时期,谁没有点民族责任感,振兴国民工业。
想法是好的,但她一个穷光蛋,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开工厂,只能先从小油坊干起。
她说的思路其实挺简单,但从几百斤、几百瓶那个环节,村里人就听蒙了。
没办法,现代人都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没有计算器,心里模拟一张算纸,差不多就把账算完了。
这个年代底层人不说不识字,连数有的人都不会数。
看着众人一脸痴呆的样子,简禹安无奈,生意越来越大,得有点能拿得起来的员工。
她想教村里人简单的看账识字,突然想起来,她只有半天的活动时间,村里人绝对不会把上午的时间空出来,那就只能身体里的搭档来。
直到此刻,简禹安才反应过来,她和另一个搭档共住一个身体,她的搭档一直给她找事,她居然没给她找过事!
想到这,简禹安立即要提笔写信,让舍友负责一下村里人的启蒙教育,至少让他们能应付一下简单的差事。
在动笔前,突然停住,脑海里回想起那好几个“下次一定”。
收起笔,心里的火又有点上来了。
沉思了半天,最后没有写任何字,转而招呼王姑婆。
王姑婆作为公用神婆,随时听两位仙家的吩咐,立刻跟上去。
简禹安第一次发现这个传声筒这么好使,对她开口:“我擅长舞文弄墨,不擅长统筹算术,三姑识天文地理,精卜算占卜,对算筹颇有心得,你们可以向她求教。”
神婆传话需要时间,叶奚青作为强势人格,却可以每分每秒都知道附属人格的信息。
听到这不用招呼就坐起来:嗯?
【作者有话说】
青青:干啥啊,我是来度假的好吗?
第172章·《贞娘》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