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 章 · 《贞娘》(1 / 2)
第188章·《贞娘》
赵贞娘在故事里一片茫然,简禹安在故事外也是有气无力。
因为这涉及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八年抗战马上就要结束了。
现在是十四年抗战,刚打了第一年。
从此刻开始,每一刻都会比此刻更坏,而这个不断变坏的环境,会持续十四年。
她甚至希望赵贞娘也和那几个商人一样,逃避一下,逃到南方,逃到国外。
历史大势是没办法阻挡的,手里有兵有枪的政府军队都说跑就跑了,她一个商人又能怎样?
但赵贞娘好像并没有感受到近在咫尺的危机。
她既没有做什么逃避的准备,也没拜佛求神,而是很正常地继续生活,运转华商联盟。
不仅是消费环境越来越差,因为战争,无数进货供货渠道被切断,日本人在周边活动越来越频繁,内部也不安稳,每一刀都插在华商联盟的大动脉上。
工厂生产不敢停,货却卖不出去,继续生产原料也不够,底下人急得团团转,到处都传来告急消息。
赵贞娘低头沉思许久,抬起头。
“去外面贴告示,华商联盟要再建一个制碱厂。”
手下人大为不解,华商联盟的经营状况都快崩溃了,现有的货都积压卖不出去,还开新工厂干什么?
正是因为快崩溃了,才要继续展露扩张姿态。
勉强维持表面光,滚过这道坎还能活。
要是露出颓态,那顷刻间就万劫不复。
但是日商既然出手了,当然不可能只有一个手段,华商联盟的经营状况,已经不用等着人们发现,就有人煽动挤提。
华商联盟的基金会和银号,无数人拿着票据想出手基金或者取银,本来就周转不灵的产业,更是雪上加霜。
面对这种情景,赵贞娘直接让驴车拉来好几箱子银条银元,取。
挑事的人看着这一幕不敢置信,以他们的预计,华商联盟经过那么多重打击,是决计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的。
眼珠一转,想起什么,高喊:“这些不是真的银!”
赵贞娘抬头看了他一眼,很无所谓,对着身边人伸手,身边人就将斧头递给她。
赵贞娘自小就是砍柴劈柴,什么都干的,拿起斧头,挨个将装银的箱子劈碎。
白花花的银锭和银元从箱子流出来,看见这么喜人的颜色,周围人一片惊呼。
砍完,赵贞娘将斧头交给身边的人,随意任大家检查:“看看吧,是不是真银。”
胆子大的见状小心地捡起地上的银子咬了一口,随后一脸喜色:“是真银!”
赵贞娘微微一笑,让手下把银子重新装车,温柔可亲道。
“大家不要挤,排好队取银,华商银号家大业大,还不至于这点钱都拿不出来,大家不要急,都能取。”
着急取钱的人顿时一片欢呼,对普通百姓来说,在这个时节,还是手里有
粮也要下来了。
销售渠道被损毁,就转舵到它方,另寻销口。
被日商针对,就找其它国家谈合作。
办法永远比困难多,她只要立在这里,就一定能重新站起来!
赵贞娘又努力站了七年,在多方挤压下,硬是没倒,强硬保住平安城的经济没垮塌,正常运转。
但是七年后,日军再次进攻,知道头顶上的督军,哦不对,现在是应该叫司令,打也没打,直接提桶跑路时,赵贞娘真的忍不住笑了一下。
南方政府打来跑也就罢了,日本人打来你也跑啊。
想说的东西很多,最后也只能一笑置之,说再多东西也无用。
曾经东三省百姓经历的事,也轮到平安城人了,该平安城人流亡了。
赵贞娘把所有人召集起来,将府库的金银粮食全打开,分成无数份:“越紧急的时候,越不能乱。”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你们拿着这些东西,向不同的方向逃亡。”
“总有一支能活下来,只要有一支能活下来,就在那里落地生根,好好地活下去。”
赵家村的家风很彪悍,每个人从小都是一边教读书,一边教打枪。
虽然形势异常严峻,众人还是有面对乱局的心理素质,用力点头:“放心吧,当家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