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6 章 · 《理想与青春》(1 / 2)
第206章·《理想与青春》
为了今天,叶奚青已经准备很久了。
先找系统购买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如果你敢说这个超出世界,我就弄死你。
系统:……
系统抠抠搜搜拿出大棚种植技术,叶奚青现在也不是种田盲了,有了实践经验,应对书本知识就很好理解。
提前在大棚周围挖防寒沟,填充芦苇秸秆,保温,防止白日积累的温度从地缘散去。
其它的就按普通大棚来吧,没有一点能实现的技术。
这个年代支大棚骨架,只有简单的竹竿,叶奚青一个人当然架不了,还是得找人帮着支。
在此之前,村里人已经为这两个长长的大笼子,很好奇了,一直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
现在叶奚青把大卷塑料布拿出来,招呼大家伙帮她罩上,在看到成筒的大棚后,终于悟了,原来是这样!
等大棚罩好,众人也能猜出这是保温建筑,一群人跟进棚里参观,有人就问了:“这东西管事吗?”
刚罩好没啥效果,叶奚青就等大家过几天再来。
等过几天,光照好几日,把棚温烘热。
叶奚青又浇了水,水蒸气发散不出去,滴滴答答从棚顶掉下来。
众人一进,无不“喔”一声。
又热又潮,和进蒸笼一样!
感受到这么温暖潮湿的环境,韭菜以为夏天来了呢,迅速冒绿,在外面依然冻得人打哆嗦的时候,冒出了绿芽。
吴桂云这才知道叶奚青想干的是什么,居然有这种操作!
异常震惊地看着这项跨时代的新科技,很快又想到了什么,赶紧把叶奚青拉一边:这两个棚得不老少钱吧?
那当然,两个棚就花了八百多。
吴桂云差点没蹦起来,八百?
职工一个月也就赚40来块钱,一年都赚不到八百。
八百哪来的啊,你卖芝麻盐和笊篱那么赚钱吗?
那不能啊,卖笊篱和芝麻盐也就赚个辛苦钱,要是三年能赚出八百来,所有人都去干了,也没什么技术难度。
吴桂云不解:那你从哪弄来的钱?
叶奚青:我借的。
不意外,但是这年头谁家能借你八百块钱啊?
叶奚青:银行。
吴桂云:……
你借贷款?
这个年代的人听说有人借贷款,不亚于古代听说有人借印子钱,太吓人了。
在乡下人眼里,不正经的人才会借贷款。
但吴桂云也有点常识,普通人不敢借贷款,银行也不会随便把钱贷给普通人,叶奚青到底是咋借的?
叶奚青老实回答:“用我的房子抵押的。”
吴桂云:……
想不到她当初死活弄来的房身地,居然有这个用处,但是你这个房子,值八百吗?
里面除了几个缸,啥也没有,法院来
是为了轻松,是为了赚钱啊。
……
苦心人,天不负,叶奚青这么拼,天也得感动了,棚里的苗终于可以开割。
韭菜下来第一批,先让同村人来割,想吃随时来割,都是一个村的,别客气,提升一下心理阴暗难度。
毕竟是一个村的人,道德成本高,要是爆出来,就没法在村里生活了,别为这点东西铤而走险。
至于外村人,过几天有钱了多养几条狗,从头栓到尾,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再不想人力当狗了,以后除了风天不出去。
韭菜长得很快,差不多一个月就长齐了,北方的寒冷却很长,冬天和夏天基本是接着的,不存在有任何非窖类蔬菜能生存。
所以看到这鲜灵的韭菜,每个人都稀罕极了,乐不颠地去割几捆。
当然送也不是白送,叶奚青开始在村里找割韭菜的,给工资,先欠着,等韭菜卖下来钱再结。
之前支大棚,韭菜地里的工钱,也是下来韭菜钱一起还。
不然这么大的两个棚,全让她一个人割,也挺不把她当人的。
她还要赶三个集卖韭菜。
小英也想跟着叶奚青一起来卖韭菜,但天这么冷,把她冻病了,治病的钱不比韭菜便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