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 章 · 《农家肥妻》(1 / 2)
第226章·《农家肥妻》
雨从三月起就开始下,一直从喜雨下到灾雨,下到最后氧气好像都稀薄了,每个人脸色都变了。
麦子怕涝,全村齐动员,想方设法排水抗涝。
叶奚青看着天色,命令村民,不种了,赶紧割青麦,能保下一点是一点。
虽然大家后来有了别的来钱路,田也并没有荒废。
当初地主想的别人把地卖了,就会来他家免费种地的事,是挺好,但也要看清自己什么实力。
封建社会的金字塔,每时每刻都从底层向上塌落,最先被蹍死的肯定是普通小老百姓。
但没有底层的楼不符合客观定律,总得有底层,下面塌完了,就开始塌上面的小地主。
本来没把人当回事,真找不到人种地了,才意识到没人好像真不行。
小地主有点资产,却达不到大地主那种瞒天过海,官商勾结的程度,不得不放手自己手中的地。
他们也是要交税的,地多税也多,撑不住就只能卖田,小地主变成自耕农。
下洼村原本都是马上要卖地的自耕农,凭借先进理念,人越聚越多,将附近的田全收于麾下。
三百来人不可能一股脑全去贩私盐,大家轮换着贩盐种田,两不相误。
不用几年,就麦垛盈廪,猪鸭成群,一派欣欣向荣,自给自足。
但就算吃喝不愁,农家人也疼惜麦子,现在就割青麦,那一年收成不就废了。
叶奚青脸色很凝重,合掌拜了三拜:“我的感觉越来越不好,总感觉梦中的事马上就要应验。”
作为水淹泰山娘娘庙传说的发源地,村里人当然知道她说的梦。
泰山娘娘的信仰,加上叶奚青的威信,顿时不说什么了,全村动员,速割青麦!
叶奚青承包的荒山上,为了藏私盐工坊,修了很多暗洞,陈粮青麦,干松柴火,重要钱财都堆到山上。
鸡鸭牲畜,能宰的就宰了,熏成腊肉,便于保存。
除此之外,叶奚青还让大家把泰山姥姥的神像迁过来。
下洼村人听习惯了叶奚青说的那个梦,没有质疑,竹娘子初来乍到,却有些懵。
“你说的那个梦,居然是真的?”
聪明人就这点不好,寻常鬼神之说很难说动她们,不过现在也不用说动,大家也能看出雨无好雨。
雨一下,就停不下来,田里的水越积越高,村里人每天都巡视,麦田变水田。
原本还犹疑,现在全是庆幸,还好当家的让她们抢收青麦,要不现在别说收,全得烂地里。
单纯的涝还好说,最可怕的是各大河口一日涨过一日的水位线。
眼瞅着水位线就不行了,抗洪压力倾斜到每个州道府衙,淮州府最近人来人往。
水情如此严峻,势必要有人牺牲。
茅县是兵镇重地,不行,渭县是富庶之地,不行,琼县有知府大人您的地啊,不行,
意。
价格诚信,路子广,周边受惠于她们的还挺多,她说的话,信的人多。
不仅是周边的人,李七月和李大哥也回来了。
李七月虽然和李三月关系不好,关键的事还是不含糊,看着雨越下越大后,不管是真是假,回家避避难没话说。
这些年叶奚青发达得那么快,她当然有感觉,叶奚青干什么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