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28 章 · 《农家肥妻》(1 / 2)

加入书签

第228章·《农家肥妻》

在古代,进行农民起义,要注意什么?

快!一定要快!

古代的朝廷,再腐败也是国家机器,一旦被它运转起来,毫无训练的底层农民军,很难应付。

但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强干弱枝,运转缓慢。

古代的信息流通速度决定了,就是跑死一百匹马,南方造反的信息也得十天后传到朝廷。

传到后肯定不会立即发兵,得再开几天会,确定是谁的责任。

推卸完责任,还得开会,确定是招安,还是剿匪,派谁去剿,带多少人,多少钱,多少粮去剿。

开完会,还得筹备军饷,想想能在哪再榨出一笔军费。

钱榨到位,发兵不能少于十万吧,十万兵,就算急行军,也得走一个来月。

这一来一回,马上要冬天了,运气好,朝廷开会的时间再拖拉一点,官军还能过个年。

没有朝廷明确的命令,就算是临近州府有地方军,也不敢擅自揽事。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地方官的情况更复杂,首先是给自己当官,然后才是报效朝廷。

在这片上无主,下推诿的真空期,就是农民义军最能浑水摸鱼,蔓延自己势力的时候。

已经攻下了阳县,哪有撤退的道理,据点可不只有山林水泊,城墙本身就是最好的防御工事。

处理完阳县县城,叶奚青让一些人控制住城门,剩下会骑马的,骑上从官衙中收缴的马。

或者拿从县衙刚抢来的银子,去有马的人家霸道买马,直奔河工工地,搭弓射箭,一顿乱射,射死监工。

淮州知府对灾民的处理,是该交税交税,交不上税的人,去修河堤卖苦力代税,工地上此时正一群人苦哈哈干活,看到这一幕都惊慌狂奔。

也有眼尖的,看清马上的人是谁,叫住大家:“是给咱们提前报告洪灾消息的人!”

叶奚青还在想怎么开场,这个开场太令她满意了,举起阳县县令的脑袋给所有人看。

“朝廷昏庸,狗官无道,泰山娘娘仁慈,降慈诏普救世人,狗官却罔顾天意,依然压榨幸存百姓,天怒人怨。”

“今我奉持泰山娘娘慈谕,杀狗官,除暴政,救百姓,谁敢跟随?”

这可来对地方了,丧失家园,流离失所的百姓,正拖家带口地在河堤搭棚子,服劳役,就听见这么个消息。

本来叶奚青预言了三年后的洪灾,就在附近百姓那有点威望,现在看着她带的一群悍兵,和手中县令的脑袋。

底下人顿时群情激奋,拿起手中能拿的东西,跟着冲出河堤:“愿意跟随!”

有了新加入的人,驻守阳县更顺手,城中守军瞬间换人,还有余力派人把守各个关卡,许进不许出,谁敢出去通风报信,直接宰了!

鼓动完百姓,叶奚青并没有留下来安顿新收来的人,而是只给竹娘子和牛小环留下

了蜂拥进来的难民助力,渭县比阳县冲击沦落得还快。()

?婙劗????葶畑豔????顛?筫????筫???_???齓し_????????熙涙?

?初云秀儿的作品《女主并不觉得[快穿]》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见众人吃饱,看向众人:“带着你们去一个新地方吃更饱,去不去?”

已经挣扎在饿死边缘,又见过血的难民,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立刻点头:“去!”

“那好,不怕死的跟我走,七月,小芙,你们留下来,什么也不用干,就把城门一关,守城就行。”

大家都反了,她娘和她妹肯定也跟着反,花喜姑年纪大了,留在阳县,李七月却跟着叶奚青一起来了渭县。

李七月不是贩盐队的,是后搭上的,没见过世面,造反后的每个细节都冲击她的三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