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 章 · 《农家肥妻》(1 / 2)
第232章·《农家肥妻》
南方乱了后,又把皇帝急死了。
但有时候就是再急的事,也只能干看着,尤其是古代这种小农经济。
粮食没熟,那就是没军饷。
官僚机构经过几百年,越发壮大,层层盘剥,互相勾结,全捞自己肚子里,就是没钱。
没钱了,只能加倍盘剥下民,赶上个天灾,百姓就反,北方也有一群摩尼教的在暗中鼓动百姓叛乱,短时间势力聚得非常大。
之前在南方征兵,就是为了镇压北方迅速兴起的摩尼教叛军。
边关的兵也不敢动,一动邻居就打进来了。
朝廷已经如此艰难,想不到南方那群暴民,还如此不识大体,在这个节骨眼上添乱。
皇帝快恨死所有人了,恨不得发动自己的天子之力,降天雷劈死所有人,但是他的天神爸爸似乎并不想管他,只能每天重复回后宫发火,回前朝生气的流程。
朝廷养你们一群人干什么吃的,关键时刻一点用没有!
底下的大臣面面相觑,这么棘手的事,根本没有人想露头。
一群人推推搡搡,不知哪个大聪明,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
要不让从南方征来,清剿摩尼教叛匪的那些兵做人质,去平南匪之乱吧。
七贼首确实胆大包天,居然敢为此大逆之举。
但他们聚拢的从众,多是南方本地人,有人质威胁,必让叛军军心大乱。
皇帝一听好主意,好主意,赶紧发令去调兵。
这时候户籍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精准定位。
当然不可能全是反区的兵去剿,全是反区的兵,里应外合,直接全反了怎么整。
重点押那群匪首老家的,经过这些日子的再探再报,匪首的身份都被摸清,朝廷开始着重羁押匪首的同乡。
古代消息流通慢,底层士兵又没有获取信息的通道,男主还不知道老家反了,就直接被当青木逆贼的同乡给抓了,他都不知道青木逆贼是谁。
众人面面相觑,在抓人的喝骂声中,才大概明白怎么回事,现在要押着他们当先遣兵,也就是人情炸弹。
押着叛军的家眷去前线当人肉盾牌,如果叛军放箭,最先射死的就是他们,如果他们后退,官军最先射死的也是他们。
叛军狠不下心,就会被官军冲阵,叛军狠得下心,就要亲手杀死自己的亲人。
母亲杀死自己的儿子,妻子杀死自己的丈夫,孩子杀死自己的父亲,这种人伦惨剧,足够击溃最坚强的心。
所以招式虽然歹毒,但是真的有用,对付叛军,一般都是这种方法,把家人绑到阵前,让叛军心理崩溃。
一般来说,造反的那肯定是有兵的,就算是被主将裹挟着造反,身在军中,也身不由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家人被射死,当心理崩溃的那个。
哪承想居然有当人质的一天啊!
虽然亲手射死自己的家
但是旧朝廷不剿匪,是因为没必要,都是给皇帝打工的,哪有拿着工资,给老板拼命的。
叶奚青她们却真要在淮州长久待下去,不要拿旧朝廷的打工人,和她们这些只有这点家底的人比。
剿匪令发下去后,小股土匪投降很多,毕竟也不是每伙土匪都能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活不下去的也很多,听说官府给重新分田,赶紧回来重新报户。
剩下的就是对自己的实力很有自信,觉得叶奚青是个屁的,那就只能武力剿了。
以前土匪对官军有优势,他们又清楚地形,又有民众基础,当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里,对土匪有种盐贩子般的包容感,知道土匪身份也会装看不见。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叶奚青给淮州的每个人重新分田,且鼓励自由经济,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盼头。
他们当良民也能安居乐业,获得上升渠道,土匪立刻就成了会威胁所有人的不和谐因素。
叶奚青再次发令,举报土匪有奖,普通土匪十两银子,匪寨地位每上一级增十两,上不封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