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4(2 / 2)

加入书签

李道玄一遍遍告诫自己:不能冲动,不能冲动。幼安不喜欢。他竭力压下原始的冲动,如同一只守着猎物的大型兽,伸手紧了紧自己的猎物。 。

两仪殿前,太子李知白受召前来,然而行至殿门,却被内常侍拦住。

他扯着嗓子喏道:“太子殿下且慢,陛下正与诸公密谈要事,陛下吩咐了任何人不得打扰,还请太子殿下稍候片刻。”

李知白闻言,没有丝毫不耐,面上依旧维持着温润谦逊的笑容,他微微颔首道:“既如此,那本宫便在此等候,有劳公公通传一声。”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ǔ?????n?2????Ⅱ?????????????则?为????寨?站?点

说罢,他后退几步,站在殿门旁的一根朱红大柱下,正对着殿门掀袍而跪,姿态笔直,目光不经意扫过殿内紧闭的雕花木门。

正值入秋,雨意没完没了,他受召匆忙,连厚衣斗篷也未曾加,便急急来了。此刻雨势浩荡,伴着阵阵砭骨凉风穿堂而过,不过片刻,李知白身上仅存的热意也被风打散去。

凉意一寸一寸攀过脊梁,他却浑然不觉,注意力被骤然飘过的一股味道勾了去。廊下一阵新鲜泥土伴着雨水的气息弥漫开来,他定定望去,见是一群宫人正冒雨将一棵梅树移栽。

那原本是栽于景仁帝寝宫门前的一棵梅树。据说是高贵妃与景仁帝伉俪情深时一起种下的。

后来高贵妃薨逝,此树便成了高贵妃的遗物之一,景仁帝常常对着梅树睹物思人,情至深处,甚至会于梅树下抱头痛哭。

以往景仁帝最常待的地方便是寝宫,可近来入秋雨势疯长,诸如渭河泛溢之害等隐患逐渐显露,各地急报、民生诸事纷至沓来,案牍堆积如山,政务愈发繁忙,景仁帝索性直接入住两仪殿。

许是放不下的缘故,景仁帝遣人将梅树也移至两仪殿外,只需抬头,就能透过窗牗看见那棵梅树。

不知过了多久,殿内传来脚步声与交谈声,李知白思绪回笼,立刻挺直身子,拱手持了个行礼的姿势。

内常侍赶忙上前,轻轻推开殿门,侧身站在一旁,高声唱喏:“诸公慢走——”

几名臣僚被内侍引着自偏殿而出,依稀能看到几名熟面孔,大理寺少卿师青澜、御史中丞顾泽、玄机阁副使柳霁月、京兆尹,以及冯御史、尚书令等肱骨老臣。

李知白不再多看,敛了目光。

内常侍的声音此时又响起:“太子殿下,陛下宣您觐见。”

李知白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稳步走进殿内。

只见御案之上,传闻中“病倒了的”景仁帝缓缓翻动折子,他似是遇见心烦之事,此刻眉头紧锁。

虽不如传闻那么严重,可景仁帝双颊消瘦、唇色泛白,眼底青黑,俨然一副病态仪容。

李知白提袍跪下,道:“儿臣拜见父皇。”

景仁帝道:“起来。”

李知白闻言,缓缓起身。

许是在寒风中冻久了的缘故,他脚下微不可查一僵。

景仁帝头也不抬道:“宫人没有给你加衣?”

李知白道:“是儿臣走得急了些,忘了外头在落雨。”

景仁帝道:“你惯会体谅他们。”

他不再多言,叫人加了炭火,将殿里熏得暖意喧嚣,不多时,李知白冰冷的四肢逐渐回暖。

景仁帝:“别干站着,过来,陪吾说会儿话。”

李知白踱步走到景仁帝身旁,暖意又旺盛几分,驱散了他周身仅剩的凉意,此刻景仁帝毫不掩饰在他面前批着重要机密,他自觉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