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0(1 / 2)

加入书签

爷胡爷。现在魏朝龟缩,四方势力并起,尊陛下的人比较少,喊萧君的人越来越多,昔日的帝王已经沦落到一方势力之主的地位。

卢氏的几个子弟都愣了愣,愣是没弄明白盟主的任命逻辑,按亲疏远近,卢宜这趟是带了两个亲儿子来的,论贤良才华,最出众的是卢昭的亲哥卢超,最差劲的是卢宜幼子卢祁,他们能大致猜测盟主如果想打压卢氏,会让卢祁接管,如果想做点表面工夫,会让卢宜的长子接手大军,或者是纯粹不要颜面地,挑一个最不亲卢氏的远房族人上位,可是卢昭,不蠢不灵,不远不近,平平无奇的一个人,选他有什么门道吗?

卢氏子弟们面面相觑,都不晓得答案全写在脸上。

卢昭的身体微微颤抖,他觉得盟主不对劲,很对劲,顺着他的肩背在摸什么?摸什么呢?好在林一很快抽回了手,又感觉有一点意犹未尽,手不是很干净,还想拍两下,被崔殊一把接过去,拼命地按住道:“好了好了,盟主,今日大家都很伤心,但也不要因此影响了大捷的心情,晚上还要给将士们庆功。”

林一很遗憾地点了点头。

晚上,林一给众人介绍了降将段凛,段凛没有和众人客套的意思,冷着脸跟在林一身后,杨冰却听过他的名声,很感兴趣地上前敬酒,道:“段将军,早年我游学武威,在那里也曾听过段氏弱水郎的名声,叶老元帅曾经说过,未来当世守将第一,必为段氏子,只可惜游学事忙,段将军又远在居延塞,故此不曾上门拜访。”

段凛微微摇头,只道:“败将不敢言勇,何况那时凛还年少,不过是老将军客居远来,场面之谈,不敢当先生盛赞。”

杨冰还要再说,崔殊端着酒过来把他拉走了,虽然这边敬酒那边敬酒灌下去六七杯,但杨冰还是惦记着段凛,因为他是真的去过雍西四郡游学,当年叶老元帅病重他还去探看过,那时候段凛十六七岁?总之肯定还没及冠。叶老元帅一辈子何曾看错过人……啊不对,好像看错了郑北山,也不对,好像还给女儿看错了夫君,不不不,皇帝纳妃哪有臣子讲情的余地,严格来说叶老元帅也没有看错郑北山,在你有利可图的时候,郑北山可是绝世大孝子。

所以说,是段凛长大之后名不符实了,还是盟主太强太厉害了?杨冰心里有一些细微的疑惑,而聪明人和蠢人的区别就在于,蠢人有时候也能看出点问题,但不会深入地去想,聪明人他会胡思乱想一大通,然后抽丝剥茧找到最接近正确答案的。

晚上躺床上的时候,杨冰就在复盘所有他觉得不对劲的地方,从清晨开始的战事……他短视眼看不清,战事过程,他没有经历过攻城战,这两点暂且忽略。卢宜之死,哦豁这个谁不清楚是盟主暗下的手,也不去想他,然后任命卢昭,任命卢昭……杨冰思维清晰的大脑里忽然浮现出林一出门迎接卢家子弟的那一幕。

六个卢氏子迎面走过来的时候,有的惊慌失措,有的沉着悲痛,还有的垂泪无言,盟主没有去扶哭得最伤心的卢宜长子,也没有去看几个沉着稳重的,唯独从人群里扶住了表现很平常的卢昭,原因是什么呢?

卢昭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兄弟和堂兄弟的情况吗?杨冰思索了一番,忽然一拍大腿。

卢昭在卢氏子弟中,长得最俊啊!

有了这个模糊的前提,杨冰开始复盘段凛,段凛的表现很冷淡,通常的降将不是这个样子的,要么还有一点骨气不肯和未来同僚相交,要么就是端着酒盏四处敬酒笑脸讨人情,这种冷冷淡淡的像是被抢来的姨太太的风格……

杨冰横竖是睡不着,披衣下床到窗前,他没有下笔写一首静夜思,而是在寂静的夜里满脑子各种黄暴和悬疑的思路在打架。

隔日上路,各家将主都不满,刚打下来的城池还没享受两天,虽然仗是盟主在打,但是大家行军那么辛苦,高床软枕没蚊子的大城谁不想多住几日,但是这个没得商量,林一预计准备让盟军“打下”常山郡来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