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7(1 / 2)

加入书签

,“这事啊,还得从家属工厂招工说起。”

这话一出,可把范树云整得有点迷糊,“咋又开始说工厂招工,不是说让孩子们上学吗。”

“上学和招工,就是一件事啊,范嫂你听我说”,田园给她续上点白开水,开始把自己在家里和小崽子们说的那些想法一一道来,“所以呢,咱们这招工就和上学挂上钩,除开你说的家庭条件特别艰苦的,这剩下的人家,家里有适龄孩子却都没在上学的,不接受报名。”

范树云是越听越激动,等田园说完,她白开水也不喝了,就盯着田园看。

把田园看得纳闷,“范嫂,你一直看我干什么?”

范树云一下笑出来,“我看你这脑袋瓜到底怎么长的,怎么这主意就能一个接一个,让我想,我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啊。”

她合掌,“就这么干!要是能让孩子们都有学上,就算再多人报名,那咱们也乐意啊。”

在这个年代,金钱对于大家的刺激是巨大的,更不用说大家伙心里都有一笔账,把孩子送学校里,一学期两三块钱,可要是能当上家属工厂的工人,不说正式工,就是临时工,一个月也是二十多块钱呢,就为着这报名的名额,那也得把孩子送学校里去。

偏范树云回去一合计,为着避免很多人只让孩

子上几天学就退下来的情况,又把这考试成绩和孩子上学年限挂上钩。

很快得,乔耕书就发现不少人开始把孩子送到学校来,特别是之前五年级好几个辍学的,又回来上学了。

这年头小学收学生并不和后世一样卡的严,就算不是入学季,你把孩子送到学校,小学照样接收,孩子能来上学,乔耕书心里高兴的同时又有些纳闷,不过他没纳闷多久,柯鸣就给他道明原委。

“你是说,家属工厂新的招工启事上,家里有孩子上学的才能报名?”

柯鸣还是在家里听着自己爸妈说的,老两口年龄超了,报名是报不成的,不过如今能给家属工厂供鱿鱼,日子过得也挺好,他是感慨,家属工厂这一招实在是高明,“对啊,校长,你看看,你挨家挨户,苦口婆心的劝,没用,还是得用对方法啊,家属工厂这法子,立竿见影,这几天功夫,十好几个来上学的吧。”

乔耕书活了大半辈子,以前也在舟市有些见识,还是头一回听说有工厂把招工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他想得入神,“这法子好,好啊,这家属工厂,不仅带着大家伙致富,还能想办法让娃娃们的上学,良心工厂啊。”

柯鸣如今再不见以往的颓废,如今他每天精神抖擞,没课的时候,就在办公桌上拿着铅笔写写画画的,当然,他的这些成果最后都会和田向军这个忘年交进行交流,同样的,因着田向军,他现在和陈向兵关系也不是普通师生,很多事情自然知道的更清楚些。

“校长,你知道这主意,谁想出来的吧?”

乔耕书还真想知道这人是谁,“谁?”

柯鸣停下笔,带着浓厚的分享欲,“还有谁,就是当初带着家属院育红班孩子们来参观的田老师啊。”

乔耕书一呆,“田老师?她不是老师吗。”

所以柯鸣才很想分享啊,他嗐一声,“咱们家里没有在家属工厂上班的人,天天在学校也不知道情况,这田老师啊,她在育红班是田老师,在家属工厂,那就是田技术,本事强着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