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4(2 / 2)
“要是有个能不引起对方注意,又能有超强记忆力的人就好了。”
“哪有那么简单,你没看着参观事项上写着,一米五以上人员方可入内,不引起对方注意,除非你带个一米五,十来岁的学生,那人家不会放在心上,可要是个孩子,也记不住什么。”
“你别说,带个学生还真能放松对方的警惕心,可你说的也是,这小孩子能看懂什么呢。”
可这样一番话,却是让贺清荣眼前一亮。
他当即起身,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你们看看这个文章。”
很多人不明白他要干什么,不过既然贺老让大家看,也没人说什么。
在座的都是懂航母的,这一看就看出些门道来。
这是一份手写的论文,论述的就是航母阻拦索的构造,三十多页的文章,通篇字迹清晰,书写工整,更重要的是里面绘制的图表美观且细节丰富,还记录着数据研究,内容详实,一笔一划堪比打印。
有人忍不住问贺清荣,“贺老,这是您新写的论文吗?”
贺清荣摇头,“不是,我就是想让你们评估一下,这篇文章的主人,有没有参观航母的资格。”
“您的意思,这篇文章的主人,不在研究所?这不可能吧。”
研究所内,集齐了全国高端科研人才,如果说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还没进研究所,他不信。
贺清荣轻描淡写,“确实不在啊,他还是个孩子。”
第75章 骄傲
“什么?”
贺清荣见对方不可置信的模样,自豪一笑,“还记得我以前说过,我找着个好苗子吧,就是他。”
“这,这,这实在让人不敢相信,那孩子多大?”
贺清荣一笑,“上初二。”
在场家里有孩子的,粗略一算,“哦,那得十三四岁了吧。”
贺清荣又摇头,“他才十岁。”
怎么说呢,这个年龄实在是让人震撼,一个十岁的孩子上初二,那指定是跳级的,这个很多人都理解,可一个十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一份能够直接发表在学书报刊上的文章,已经超出大部分人的认知。
有些和贺清荣走得近些的人立马联想起来,“贺老,这几年您一直在搜集各种书籍,每次都朝外邮寄,原来,都是给这个孩子的?”
“对。”
如果是这样,如果那些书籍那孩子都能看懂,那,那也许,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
贺清荣开始端正态度,论证这件事的可能性,“田向军,今年十岁,据他母亲说,这孩子从五岁开始,就展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他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速度,是常人无法企及的,育红班半年的时间,他自学完成所有小学和初中知识。”
“我去到育红班的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