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6(1 / 2)

加入书签

法跟公安局的长辈们讨主意,他们肯定会激烈反对。就算心里不反对,也没法用行动支持。制服约束了市局叔叔大爷阿姨们的道德。

有时候就该不讲道德。

小马叔叔说总不能让郑恺乐从家里搬个大钟出来,东西太大一下就被看出来了。

三人组一起合作办了好几件案子,经验也积累了不少,陆可乐还从他爸爸陆老板那取经,他爸爸最看中各种钥匙和印章,有的还要放在保险柜里,生怕别人偷了去。

老祖听劝,后座的一堆东西里有好多把形状各异的钥匙,还有郑晨光和郑鑫人名印鉴,装在抽匣里,郑恺乐一次拿一个,不仔细数,发现不了。

小马人忠厚老实,他武校的师兄师弟有不老实的,学武的人跟三教九流打交道也多,跟师兄弟打听,他们找到了谭城最会配钥匙的,最会做假证、假章的“手艺人”。

老祖跟着长经验,“原来高手都不在电线杆子上贴广告呀。”

高手也不在楼道里,在墙面上乱涂乱写电话号码污染环境,高手只接内部单,收费还不低。

做假证,刻萝卜章用的是饺子大叔上交租金的活动经费。陆战坤要是得知这笔钱用在这上头,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钱不够,陆可乐还赞助了一部分,少东家孝敬老父亲的玉观音虽然被私下吐槽,“雕的啥玩应?”,感念大儿子的孝心,陆战坤还是给报销了,少东家手里不缺钱。

算起来,做这些假货花了快两千。

一分价钱一分货,用老祖的记忆力和目力对比,假的和真的相似度大于百分之九十五。

现在一切都是肉眼识别,后座的东西足可以以假乱真。拿老郑的身份证去窗口办事,绝对能过办事员那一关。

可是除了身份证,其它东西又该怎么用呢?

陆可乐犯愁,“兴许这些钥匙能开的最大的门就是老郑头办公室的门。我们两千块白花了。”

被逗逗板着小脸教训了,“你不要那么悲观好不好?”她可是幸运无敌的逗逗龙。

“行吧,我们下一步干什么?”

“没想好。”逗逗龙摇头。

戴豫出门一个多月了,他跟钢城刑警直奔珠城而去。照常理,一个人逃亡首先会选择他最熟悉的地方,灭门案嫌疑人孙玉林在珠城工作多年,对栖身的城市比老家熟悉,杀人后躲避的地方应该会首选这里。

大家还是低估了孙玉林的智商,他能用花式杀人的方式混淆视听,犯罪现场处理得十分干净,证明他智商不低,为了这次犯罪策划了很久,各方面设计得十分周详。

他并没有回到珠城原先打工的皮鞋厂,人是两个月前辞职的。他抢了荆家保险柜里的钱,手里有钱,能躲的地方就多了。

追逃行动小组的成员讨论后,还是认为孙玉林人在珠三角,他对这里的人文气候已经非常适应,重新换个陌生环境未必习惯。

珠三角范围就大了,找了一个多月还是没找到孙玉林。

戴豫在找人间隙,打听92年年中港城的大事件,亲自来查,比通过电话请人帮忙查要有效率得多。

经询问知情人和调取档案,戴豫排除了父亲的朋友卷入官司被判刑的可能。

继续查询港城报纸的社会版块,有一则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92年7月底港城一家安保公司的负责人误入黑/帮火拼现场,意外中弹身亡。时间对得上,身份也合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