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4(1 / 2)

加入书签

值什么钱,连这些流民都不惜得吃。”

阮锦笑了,说道:“自然不是和县令说笑的,我要这些粮食,自然是有用的。既然不值什么钱了,扔了也是可惜,不如便宜卖给我可好?”

赵县令十分疑惑的看向阮锦,问道:“阮老板,你买这些粮食,是想给流民们吃的吗?这……一百多名流民,哪怕吃一个月,也吃不了那么多的泡水粮。再说了,这些泡水粮三天内吃不完十有八九就坏了。你如果买回来,也是吃不迭的。放坏了,那不就白花钱了?”

阮锦摆手道:“那自然不是,我给流民们吃的都是上好的米粮,这些泡水的粮食我自然是有别的用处。”

李县令问阮锦:“你当真要买?”

阮锦十分肯定的点头道:“当真,李大人出个价吧!当然了,有赵县令在,您多少也得卖个面子,给个便宜点的价格。”

李县令嗨了一声,说道:“你放心,就算没有赵大人在,价格也不会高到哪儿去的。那些粮我已经在想尽办法的处理了,可你也看到了,这些人吃了跑肚的跑肚,拉稀的拉稀,再不行的就腹胀,我还得花一笔钱给他们看病!省了小处,花了大处!你若是想法,那便黄豆十文一石,小麦十二文一石!”

阮锦一听,那可是相当便宜了。

这个时代的黄豆是三文一斤,一石是三十斤,也就是九十到一百文一石。

小麦则是四文一斤,约一百二十文一石。

这个价格,相当于是原价的十分之一,的确很便宜了。

许是有赵大人在此,李鸿也想快点出掉这个烫手的山芋,便低价卖给了他。

阮锦闻言也没再说别的,只是点了点头道:“好,那便依李大人所言,不知道仓库里有多少石黄豆和小麦?”

李鸿捏着胡胡叫文书,文书手上拿着支毛笔,在账薄上写写画画,片刻后抬头道:“回大人的话,黄豆三百余石,小麦五百余石。”

也就是说,小麦一千多斤,小麦差不多两千斤。

也还好,不是很多,阮锦便大手一挥:“也好,那我全要了,劳烦李大人给我送到桃花县官道奇货巷,蛮锦食记后面的那条巷子。”

李鸿生怕阮锦返回似的,当即吩咐手下:“好好好,那你们也别等着了,现在赶快把那些泡水的黄豆和小黄全部拿去给这位……郎君!”

手下应了一声,招呼着一帮衙役去运粮了。

阮锦则心满意足的盘算着自己的生意经,只是这些生意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完工,不然这些粮食怕是也要留不住。

但问题也不大,阮锦明日开奇货巷,把油盐糖全摆出来,连带着其余稀罕玩意儿也一起卖,还能给自己的新生意拉点噱头。

赵大人倒是十分好奇,悄悄把阮锦拉到一边打听道:“阮老板是又有什么奇思妙想了?还是想买这些粮食去喂牲口?”

阮锦神秘一笑,说道:“大人,小时候我老家的豆啊麦的也经常被雨淋。我知道这些粮食被雨淋了以后能做什么,可以发挥出和正常粮食一样的价值。大人信吗?”

这倒是让赵大人好奇了,他问道:“哦?我知道阮老板肯定能做到,只是我着实是想不出,究竟是什么样的方法呢?”

阮锦当然不可能把商业机秘随便告诉别人,只是对他卖了个关子道:“到时候大人就知道了,明天,我奇货巷会开始营业,大人可以去逛逛,看看有什么想要的东西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