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0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50章

诗词比是好几个高竖牌子搬到台上,压着白纸,旁边摆放笔墨,只等学子提诗,众人便都能看见其作品。

学正在自己身前桌案上烧茶,与知州谈笑,等着学子们想好诗词,上台书写。

不知要多久才能有人?

学正猜:“至少也要一盏茶吧。”

知州摇头:“他们知道这事关官家青眼,不思考一刻钟……”

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陆安走上台了。

知州讶异地顿住。

学正挑拨茶叶的手腕晃了一下。

便连一众凝神思考的学子都一阵懵然,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

这么快?!

曹植七步成诗也不过如此吧?!

陆安提笔开写,台下有人轻声念出来:“岱宗夫如何?这是在写泰山?”

“好别致的一句话,‘夫’一般用在句首,这里用在句中,我头一次见这种用法,但这么用实在传神,我喜欢。”

“我也喜欢。”

本还只是低声的称赞,浅浅的笑谈,哪怕知道陆安的诗才,也不觉得触人心弦的文字能来得那么快,哪曾想,第二句“齐鲁青未了”一出,一众人才目光直勾勾地落在这句诗上,看它墨水莹动,如天光流影,一席惊人之句自郎君笔下倾泻而出。

第三句还在写,可场面已然静下。

“咕噜咕噜——”

唯有铜壶中热水沸腾……“啪!”一声响,“滋”地升腾白烟。是茶水满出,浇到了壶底火焰。

众人才回过神来。

“这……这一句……”

“你写得出来吗?”

“怎么可能!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一句想写出来有多么难!”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人于齐鲁之外,还能望见泰山直刺云天。

全句不曾用一个高字,却绘出泰山之雄伟高大。

但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全然是造化钟神,是独一无二的审美孤本!

文人都知道这样的描绘含金量有多高。

旁人多用“崔嵬”“巍峨”来形容山之高大,只有陆安!只有这一句“齐鲁青未了”!竟以“齐鲁”丈量山岳,以疆域辽阔反衬泰山之壮丽!

一句诗,道尽了泰山为齐鲁天然界碑的特殊之处。

而也只有泰山能用此诗,其他山无法挪用。

仿佛明灯照亮黑暗,众文人目瞪口呆,瞪到眼酸之际,才喃喃发出声响:“山岳高大还能这么写?”

有文人尝试着即兴发挥:“分疆黛色连齐鲁,坐断岱阴控济汶。”

一念而出,又跺脚叹道:“拾九思牙慧,终是画虎类犬。”

旁边一人点头:“都说泰山压顶,此句承载着泰山,旁人岂能挟山超海?”

突有士子怔怔:“好大胆……”

什么好

就看到陆安已站他旁边书写。

好巧不巧,陆安写的也是杭州。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只这开场,便酣畅淋漓,既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也道出其历史悠久,最后那“自古繁华”更是点睛之笔。

就像是一桌美味的菜肴,入席的第一道菜素来是筵席脸面,而这句“脸面”,足够令人惊到消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