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0 章 · 六部,要好处不要?(2 / 2)

加入书签

都多少年没出现过当庭选为状元的情况了!

要不是这一次陆安得了这个殊荣,绝大多数学子都快忘记这种特例了。

顿了一下,此人又神思恍惚,喃喃道:“不……不……如果是陆九思,也不是没有可能。

晃动,眼睛一闭便能想到它,心脏一跳便情不自禁回想起这篇文,便躺在床上,细细回味,意识携着文章沉没在黑暗里,夜空升起一轮月。

陆安还不能睡觉。

因为黄远柔夜里偷偷敲开了她家的门。

“仆射这是……”

“关于军功授田,有些话我欲私下与九郎说。”

于是门扇打开又闭合,屋内光亮随着门扉关闭声而骤然变暗,紧随着便是烛火点起。

陆安息掉火折子,放下来另外一只用来挡风的手,回身道:“仆射请说。”

“昨日殿试,听郎君一番策问,便知郎君对军功授田一策了解颇深,只我有不解,官家若要推行军功授田,定然受阻。文盛武衰,如何是好?”

说到这个,黄远柔也自知失策了。本来按照他的预测,这道策题由诸进士答题,形成行与不行的对抗之态,到时他再和和稀泥,说自己是为了打消官家的念头,其余文官就不会多想。但现在已经成了一面倒的局面了……

黄远柔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后,又道:“我想着既然如此,索性不如趁着殿试诸文冒出,群情议论不可挡时,将此策落实。”

陆安冷静地指出来:“没有那么容易。此时还未是大势已成之态,就连士兵本身都不会同意。”

虽然士兵的军饷总是被吞,虽然很多地方连营房都不修,但那些将领也不敢直接看人饿死,多少会给口饭吃。

也就是说……能混吃等死,谁会想去种田啊。

黄远柔赞许地点头。

陆安又道:“仆射今日一策,却坏我谋划了。”

黄远柔没想到这人如此直白大胆,闻言哈哈一笑:“九郎谋划为何?”

陆安:“我亦想将募兵改为府兵,军功授田,却想等到军校建立之后再做打算。此乃四五年之功,急切不得。”

本来这是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但谁能想到……唉,算了,她又不是神算,哪里能做到算无遗策。

黄远柔:“但如今已无四五年。”

“倒也未必。”陆安一看到那个策题起就知道事态不好了,所以从那时起,她就开始想对策了。

黄远柔道:“愿闻其详。”

“寻常官学都会有官田,军校也当有。在下还请仆射在文官之中散播流言,便说如果强行将府兵制度打回,只会触及官家逆反之心,不若就拿军校官田为借口,说此事需试点,可先以官田作为府兵所耕之田,以军校学子试验府兵可行不可行,只要盯得紧,必然不会让府兵再起。”

实际上只是缓兵之计,而军校学子种种田也能锻炼体魄。甚至必要时,还可以献祭官田,献祭军功授田,保住军校,保住政委,这两个才是重中之重。

但后面几句就不用和黄远柔说了,事情未成之前,军政委是陆安绝不能暴露的底牌之一。

而这位尚书左仆射眼光很好,一眼就看出来:“缓兵之计。不错!”

他很高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