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 · 榜眼之文(2 / 2)
“臣谨对。”
百官进士听着这熟悉的文章,这一字一句,浓重、沉稳又隐隐透着惊心动魄之光彩,不知何时开始屏息,又在最后缓缓呼了口气。
榜眼之文对比状元之文,差就差在文章还能寻出漏洞。比如想让士兵听从差遣,不只有分田这个操作,还可以给钱,这篇文章套入募兵制也能说得通。但这个漏洞说是漏洞却也不全是,毕竟放在府兵制中,完全能自圆其说。
这篇文章对于自小便心怀壮志,欲与天公试比高,且能力非凡的其他进士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本来他们已经想好了挑漏洞了,文人相轻嘛,在场进士里,谁无经纶济世之才,谁不能拿出良策佳文?凭何是你应益之当榜眼?莫不是文章正好合考官之喜好?
然而听完这篇抑扬顿挫的文章后,众进士已经失去了挑刺的动力,便只能挤出笑容,以示恭贺榜眼之位有主。
右相也站于一侧,副相——门下侍郎戢清美捧卷上前:“臣清美进探花之卷。”
没事没事!还有探花!
众进士心情可谓格外的激动,前三也只剩下这探花了!
排第四再厉害他们也看不上!
——探花是我吧?
众进士盯着戢清美看,眼睛都有些直了。
然后就听到一句:“济阴进士项卿子,字与名同,向陛下进策……”
是他?!
那个酒蒙子?!
若非殿堂之上不许随意动作,只怕众
进士都要缓缓转过身来,目光把项卿子刺得血肉模糊了。
这个时候脑子里先想到的并非他是否名不副实,而是……
就你小子,抢到了探花位?!
【作者有话说】
5.22日更新
*
超时没有请假是没注意到晋江信号出了问题,当时看到请假条加载完成了,没想到并没有挂上文案,实在抱歉。
*
前面殿试不写其他人的文章是为了节奏着想,人太多了,要有详有略。
*
志得意满:志向意愿都得到满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褒义词)
*
臣闻求天下之士以文,不若淑天下之士以道。以道而淑天下之士,正其心也;以文而求天下之士,蛊其心也。
——《南宋襍事诗》
*
盖闻道之大原出于天,超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实不离乎日用事物之常
——《历代名臣奏议》
*
崇墉冈连以岭属,朱阙岩岩而双立。
——《鲁灵光殿赋有序》
*
问之大农,大农无财;问之版曹,版曹无财;问之饷司,饷司无财。自岁币银绢外,未闻有画一策为军食计者。
——《历代名臣奏议》
*
噫!使三军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化用自: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原道》
第162章·当廷起字\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