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4 章 · 未来茫茫(2 / 2)

加入书签

路过的进士瞳孔地震。

嘴上没说话,心里大为震撼:原来还可以这么写应试文章的吗?

迅速把这个办法记下来,准备照抄。

——他是不用考科举了,那还有亲朋好友呢。而且以后写公文估计也用得上。

抄完后,深深看了项卿子一眼。

心说:果然是他小视天下英雄了,这位项姓探花着实不简单啊。

又听他那结结巴巴的友人问他,省试有一场交白卷,就不担心被外放到地方吗。偷听进士的瞳孔又震了。

交白卷?这是何等放荡的风骨啊?而且少了一场评等还能考上,如此实力,那此人殿试一举考上探花,也就不意外了。

然后就听那项卿子说:“官位如何,我并不在意。”

又听那邓起麟道:“可不身居高位,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借助政策,使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一人之德何如天下之德?”

果然,他一开始辩论,话语就正常了。

项卿子道:“既是德,何分一人众人,何分高低?能护一县百姓便护一县,能护一州百姓便护一州,能护一国百姓便护一国。何况,我在朝未必能护持百姓,忘秋之新法初衷不就是为了强国爱民?可后来地方百姓如何水深火热,你也知。”

邓起麟道:“你在州在县都无法长久,总要调任,你将地方治理得富裕,下一任来了贪官,见有利可图,便会加倍搜刮,掘地三尺,反使其苦楚胜于你来之前。吾认为,当在朝推行国策,辅以律法,法策相合,天下方能久治。”

项卿子道:“在朝为官起起伏伏,又怎能保证自己一定能长久?在州在县,能治一天,便能使百姓过一天好日子。学无止境,莫非就不学了?州治不长久,莫非就不治了?”

邓起麟:“你的道理我既认同又不认同。”

项卿子:“彼此彼此。”

二人不欢而散。

那进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如坐针毡,食不甘味。

他叹着气自语:“有的人心中已有道路,有的人却仍随波逐流……我往后又要如何前行呢?”

他就像是在场绝大多数进士一样,对于茫茫未来,心怀迷惘与忐忑。

【作者有话说】

5.25日更新

*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册府元龟》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

仁声素著,世之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

——《三国演义》

第165章·状元游街\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