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70 章 · 陆安请恩不要把伪古文尚书逐出科举(1 / 2)

加入书签

第170章·陆安请恩不要把伪古文尚书逐出科举

其实,在宋朝及宋朝以后的朝代,古文尚书证伪至少被人找出了一二百条。但陆安只打算拿出五条,再藏着五条以防万一。

而其他的条例,要么是牵强附会,要么是此时此刻无法证实真假,要么是后续被人找到错处推翻。而只要有一条条例被推翻,那旁人看其他条例,就会天然带上怀疑的目光。

陆安不打算给自己挖这么一个坑。

她要的是在文学上绝对的话语权,以证伪古文尚书为基石,以后她说先贤真意是什么,就是什么。所有人的潜意识里都会相信她的判断,因为她证伪了古文尚书。

所以,此时此刻,她站在台上,彬彬有礼地问:“还有没有人有疑惑?”

陆安看向大儒一号。大儒一号的嘴唇都快咬出血了,但还是偏头躲开了陆安的目光。

陆安看向大儒二号。大儒二号的表情十分狰狞,也不知道心里在挣扎什么,可他终究还是低下了头。

陆安看向大儒三号。大儒三号十分郁闷,却也只能开口:“我没有疑惑了。”

所有人都看向了官家,就这样看了一会儿,官家轻叹一声:“虽然朕也很难接受,但如今证据确凿,古文尚书确是……伪书。”

一言以蔽之,古文尚书的权威性,没有了。

官家话音刚落,场中竟爆发出了不小的哭声。这回可真是“独怆然而涕下”了,看着台下那群老儒生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胸前湿了一大片的样子,陆安难免在心里产生了愧疚。

也许今日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标志性时刻,往后能彻底掀起文学史的辨伪风潮,但此时此刻,对于现在的读书人而言,便是自己学了半辈子、一辈子的东西突然崩塌了,真真是今日死在这里倒也干脆。

太医在场中奔走。

“快快快!这个哭得喘不过来气了!施针!”

“这个晕倒了!抬去阴凉处!”

“这个……”

话没说完,突听得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号:“科举!!!科举!!!!”

“我省试落榜了!三年后还得考!!!”

还没反应过来的人尚有些不解所谓。

省试都过去快三个月,怎么现在才开始嚎哭落榜要重考?

反应过来的人连连摇头:“不……不……”

还有人竟然是很得意:“还好我本经不是《尚书》,不需要重新学。”

之前没反应过来的人听到这句话,脸上的表情慢慢变了——他们终于感到了恐慌。

而得意之人还没得意太久,就听到旁人冷冷说了一句:“怎么,你敢保证你写经义策论的时候,不需要用到古文尚书的典故和名言吗?”

霎时,场上那些得意的、庆幸的、松了一口气的人,直吓得一激灵。

现在不只有科举考生崩溃了,官场上不少人也要崩溃了。

他们给皇帝上奏是要引经据典

以啊。()”

“??????晎?葶艜??恓??鱛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这便宜给你你要不要!”

被问了这句的人:“……”

“刚才是我失言了,兄台莫怪。”

“呵。”

陆安瞧着场面气氛稍作缓解了,行到柴稷面前,行礼:“臣拜见官家。臣可否请官家一个恩典?臣……”

柴稷想也不想地说:“行。”

陆安诡异地沉默了一下,其他大臣也诡异地沉默了一下。

官家,你应允之前,好歹听完人家要什么恩典啊?万一是要一些会让你为难的东西呢?

柴稷大方表示:没事,我相信九……定国的分寸!

陆安看了柴稷一眼,沉稳地道:“臣想请求官家,莫要将伪书剔出科举。”

李延凯惊讶地看向陆安。

而其他文人学子士大夫顿时鼻头一酸。

孝义九郎果然讲义气,他只是想要揭露真伪,而非要害得其他人仕途不顺、科场失意。陆安真乃君子也!

——全然忘了如果陆安不把这事揭露,他们根本不用玩心脏蹦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