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3 章 · 两肩担起汴京民生(1 / 2)
第183章·两肩担起汴京民生
官家生病了,就没办法处理朝政了,他发出指示:念及宰执们既要宿直,又要处理政务,实在艰辛,故,再择一官,进选枢密院副使,以辅宰执。诸相公各举荐一人,以供朕择选。
并且限定三日内必须挑好人选。
时间紧,任务重,利益高,宰执们一时都顾不上《大薪日报》这件事了,满脑子只想着自己要推什么人上去,才能被官家选中。
枢密院负责国家军事政务,枢密院副使便又是一名宰执相公,在大薪宰执相公方有议政权。而且,枢密院副使于先帝在时,本已取消此位,如今再启,便与同知枢密院事交错为枢密院副长官。
总之,这样的位置,肯定要留给自己人。以后争论不休事务时,自己这一方就能多一道声音了。
如此大事,《大薪日报》自然将之刊登其上。
同时放在报上的,还有几个备选人。
首选便是兵部侍郎戢逊,《大薪日报》上详细分析了其升官之路,过往政绩,细到有一些事情,连戢逊本人都忘了。
——因陆安是真实去了房州,现由某位隐藏名字的柴姓官家称病躲在宫中,连夜翻阅卷宗将这些事挑出来,送去《大薪日报》的印刷所刊印。
连环画上自然也同步出现了此人的政绩图画。
——人选太多,图画肯定也多,《大薪日报》选择了增刊。
王鲁直负责埋头苦画,以精湛的画技为《大薪日报》留下了刊印的模板。
画上,戢逊站在门口,面前是数不清的穿着很是大胆暴露的女子,前面几人脸上有明确的五官,五官皆能见感激之色,怀中抱了包袱,露出的口子隐见金银。后面便以人头涌动及模糊却能窥见暴露特色的衣着表示人多,且都是同一处人。
不识字的百姓把这幅画每一个角落都看遍了,就在图上看到那一人与一群人中间,稍远的地方有一块摔落在地的牌匾,牌匾断成两半,上有花楼标记。
再一联想那暴露的衣着和感激的神色……
“啊呀!第一格图上面的官定是个好人!”
有的百姓长吁一声:“他放了花楼那些可怜人。看图上,除了牌匾,还有火盆,盆里烧的点了黑点的纸肯定是那些可怜人的卖身契。这世道,如果不是实在过不下去,如果不是被恶人拐卖,这些娘子如何会愿意进花楼?”
“这位官人相公恩义啊!”
但也有百姓很是理直气壮,指指点点:“这算什么官喔,正事不干,去干这些偏事。管这些肮脏地儿作甚,好多人都吃不起饭,讨不起老婆呢,怎不管这个?”
——老婆一词作为妻子的俗称,大薪已有。
再一看下一格画,画的也是这个官儿的事,他站在龙袍小人面前,一手执奏章,一手指后方,后方以模糊的画面,显露出汴河拥挤之态。瞧脸上那愤怒表情,还有头顶云朵里有一座房屋,房屋上打了大封条。
虽无字,却立
笑看向侄子,打断他:“甚么君子圣人的,也太过了。”()
??遯????瑑葶?
?想看白色的木写的《一篇女扮男装科举文》第 183 章 · 两肩担起汴京民生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但大抵是乐极生悲,两人吃了七八只蟹,当晚就流了鼻血,好生狼狈。
*
而《大薪日报》上出现的第二个人选,乃户部右曹侍郎吴童,其人是难得的有军功在身的文人。
先帝在时,有乞弟部族先是围困江安县城,随后从泸州入蜀,沿江攻向益州,欲割据西川。当时的益州知州便是吴童。
知州是地方军队长官,吴童得知此事,当即调动本地军队,再调用边塞服从大薪指挥的部落,于蜀地借助地形之利,里应外合,将乞弟部族尽数围灭,大涨国威。
蜀地年轻人闻其名,知其功勋,心中都服他。
除此之外,其在朝中,又担任了太子稷的侍读一职,文采方面也是博采群家,数经并治,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有教导少主之功。
两相叠加,当是有力人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