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12 章 · 桃花源记(2 / 2)

加入书签

“九思,你这篇文一出,恐怕后世要多出一个形容,叫‘桃花源’或者’世外桃源’了。”

这是多么宏大盛……呃等等,好像九思他的作品时不时就能出现这么一次如“桃花源”和“世外桃源”那般增添文库的情况。

那就怪不得九思现在没什么反应了,他

的山中城。用来专门让人能体会秦风秦韵的。城中的秦民,也是专门租赁了百姓去扮演而成。

这事着实让众人一阵失望,但陆安辟谣得及时,倒也不会引起众怒,只是在失望过后,又升起好奇。

尤其是听说去山中城的路上,还有十里桃花相送,心里那股子文青劲儿便得到了满足。立刻呼朋唤友去山中城游玩,还有人备足了钱财,在城外将钱全兑换成秦半两后,径直在城中旅舍住了下来,住了三四天,高高兴兴地体会着秦时风俗。

尤其是下雨时,支开窗子往外看,薪时淅淅沥沥的雨水敲打着秦砖,文人披衣而起,一股子激荡的心情充满了心胸。

应劭之眼睛亮晶晶:“九思,多谢了。”

陆安提醒他:“你谢我什么?那并不是真的桃花源。”

“我知道。”应劭之笑容灿烂。

但是在当时,在他极度期望有一处桃花源时,真的听到出现了一处桃花源,那时怦然加速的心跳做不得假。那种自己的心愿一下子被身边人实现时,五脏六腑热成火的躁动,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构成了应劭之心中正在发酵的,让他醺醺然的幸福感。

应劭之进了山中城,去打些酒,喝个大醉,却又没有在城里休眠,又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冒着雨回了汴京城中。

陆安见到他时很是惊讶:“这么快就玩回来了,不像你啊。”

轰隆隆的大雨刷洗着汴京城的街道,雨太大了,山中城那边开窗的文人早已急匆匆又关上了窗,应劭之在好似水磨轰转的雨声中深吸了一口气:“因为我意识到了,我早就身处桃花源中了,便不必再去别处寻。”

那些颁布于面前人手里的政策,这一日日变好的大薪,就是他心目中的桃花源啊。

【作者有话说】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

第213章·东海有圣人出焉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