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章 只能开挂了(1 / 2)

加入书签

第134章 只能开挂了

江成跟在康书记身后很快回到了办公楼的书记办公室,进去后,江成就感觉被人目光锁定了。

气场这东西很玄妙的,上位者是真的有。但并没有小说中说的那麽夸张,比如什麽霸气侧漏,一个眼神就能让你如何。

江成感觉在老康办公室里的六人中,有两人的眼神比较犀利。当然了,六人中那两人的服饰也不一样。

身份,着装,神情,眼神等搭配在一起,可能才会让人感觉对方有气场。

但是要是来之前,康书记不提前告诉江成来的人是级别比较高的。他们的着装要是穿的普通一点,敢一来就这样肆意的打探江成。江成肯定给他们来一句『你瞅啥』。

见面后,康书记很是客气的先给对方介绍了一下江成,低位者先介绍轮到江成身上了。

不过在康书记介绍完后,来的六人倒也是很客气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身份。

果然江成感觉有两人比较犀利的,身份的确不同。类似于后世某工大毕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动不动就要消失几年的部门。

当然了,江成的技术只是钢材薄板制造,这薄板在西方早就有了。西方那边普通人都可以购买到,这薄板如何制造的,流程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升级设备来完成精密定位。

意思就是说,掌握了这精密冷轧技术,说不定有时候就可以运用到其他领域里面去。

技术人员交流比较直接,也纯粹一些。

而且这次上面的人过来,准备也比较充分,带来了很多设备的图纸。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面对技术交流,江成可不顾及什麽身份和级别,除非对方真的技术比他高,而且还是他擅长的领域技术。否则天王老子来了,也得听他的。

当然了,江成也算领略到了真正有实力和技术的本事,最近的确是有点飘了。一个人在昌城这边,带领着大家搞出了这样多的产品。

昌城各部门的领导几乎都见了一遍,人家对他都是客客气气的,让江成感觉自己真的牛到家了。

但现在跟人家高级工程师交流,真是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当初是在什麽情况下开始走生产产品路线的。

是因为他的技术他学的东西,在设备制造领域根本就不强。是能升级一些设备,但也只是动能升级。

让江成去生产个电工工具,他都完成不了,需要依靠电机厂的技术人员去完成。

现在在场的人在技术方面听江成在讲,是因为需要他掌握的那部分技术。来的人员也不知道江成薄弱的地方,所以真觉得江成技术不错。

但只有江成知道来的人有多牛,这就跟下棋一样,江成是看着棋盘在下,人家是在跟他下盲棋。

江成是对着图纸在说一些如何生产薄板的技术,人家跟他探讨的时候,都不看图纸的。甚至是江成只要说到什麽结构,人家可以立刻帮他翻到图纸的位置。

怎麽说呢,人家带图纸过来,是方便江成查看的。他们属于不需要图纸其实就可以交流的那种。

面对技术牛人,江成感觉他们才是开挂了的一样。江成在讲的时候,感觉他们可能脑海里也能自动进行设备构造一样。

江成也算真正明白什麽叫术业有专攻的意思,其实他也有这方面的一点能力。在跟别人谈论自己熟悉款式车型的时候,他也不用看图纸,就能说出某款车型的各种配置。

所以其实每个人都有挂,只不过领域不同而已。

其实江成也没有完全的冷轧薄板技术,只不过他依靠原主记忆里看到过人家加工过薄板的流程,然后配合自己能力,摸索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但这办法具体如何实现,江成也是指望跟技术人员一起探讨的。

现在不能生产薄板,其实就是冲压力不精准,厚薄不一。另外还有一点,苏联那边的是平炉炼钢,平炉炼钢炼出来的杂质多。国内的炼钢技术也是那边援助的,自然也是一样的。

这杂质多的钢材,制做成厚板还没什麽。薄板的话,就算有精准的冷轧设备也不行。会起泡,变形。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在炼钢的时候就提纯,加入石灰和石莹。

通过热轧后,先形成比较厚的板材,再进行冷轧。

要生产薄板,关键就是冷轧的精准控制。这精准控制,就要说到美利坚那边电液伺服控制了。电液伺服控制有一个关键的设备就是电液伺服阀,这个阀就是用来自动调整冷轧机轧辊的对辊缝隙。

这个伺服阀,就是设定一个力的数值,因为现在无法数码调控,这数值其实是生产过程中,得手动调整。

有了这个阀,其实就可以调节出相应的流量和压力。

当然了,这只是力的精准调控。因为板材的厚度问题,还得多扎棍的形式,让它逐渐变薄。

关键技术其实就是要弄出伺服阀,然后精准控制压夜缸的动作。其他方面都是细节调控,对于轧钢厂的工程师来说,细节调控问题根本不算问题。

添加液压装置江成懂,就是这个伺服阀,江成也只是懂原理。如果来造出这个东西,才是关键。

四九城那边的人员是八月底来的,来了半个多月,在技术理论方面是完善的不能再完善。

这个年代的设备笨重,生产钢板的设备都是大型设备,如果改动的话,可能就得让一条生产线停产很久。

这半个月里,钢结构车间内的电葫芦布置完成了。现在在安装江成的要求布置工作台,安装电路系统。

厂里的昌江750摩托车也进入了生产任务当中,考虑到发动机产量的问题,第一个月的生产任务定的并不高。

第一个月计划生产五十辆摩托车,三十辆交给后勤部队,二十辆用于地方单位。

这给地方单位不是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是给邮政局和执法队当工作车辆使用的。

小四轮拖拉机也在这期间试制出来了,弄了三辆拖拉机,然后因为生产车间,技术人员,生产设备的问题,打算弄好后再投产。

三台拖拉机只留了一台在厂里当样机,其他两台卖给农业局了,也正好在组建生产线的时候,让农业局那边测试拖拉机的性能。

就在昌城汽车厂欣欣向荣的时候,厂里的总工程师江成不见了,跟着四九城那边来的人一起离开的。

~~

江成离开的第三天,刚好是厂里发工资的日子,是谭雅萱代领的。

除了工资,还有奖金和各种票证。加上谭雅萱自己的,一个月竟然有两百六十多,江成的奖金就有好几十块。

领工资和奖金的时候,谭雅萱还很开心的,回娘家炫耀了一下。炫耀她跟自己男人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是她爸大半年的了。

但江成离开一个星期后,谭雅萱的心情逐渐不好了。

江成离开昌城这事,在院子里邻居面前肯定是瞒不住的,谭雅萱也没有想瞒着。一开始有邻居询问她男人哪里去了,她也是如实的告诉邻居,说去外地执行研发任务去了。

可当邻居询问谭雅萱,她男人去哪里搞研发了,多久回来。谭雅萱也说不上来,因为江成走的充忙,说是说要不了多久回来的,可也没说具体什麽时候。

也就是因为如此,一个星期后院子里出现了很多说法。

住前院的一个大姐就跟谭雅萱说了一个故事,说没有解放之前,有一个亲戚的儿子,当兵的。刚结婚没多久,说是要去执行个任务,然后一走就是好多年。

关键是后来人倒是回来了,是带着其他媳妇和孩子回来的。

当然了,比那些出去执行任务,人彻底回不来的要强。

现在国内虽然解放了,不存在回不来的情况。

但是江成走的时候,不清楚去哪里了,也没说什麽时候回来,这就不得了了。

你品,你细品。

怀孕的女人容易多想,一多想就心神不宁。

本来没什麽事情的,一些邻居看见谭雅萱的样子,又出现了各种猜测。

谭雅萱后来在厂里去问康书记,她男人到底去了哪里。康书记也说不知道,虽然让她放心,不会有事的。

但厂里的书记都不知道自己男人去哪里了,怎麽能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