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6章 项目下来了(1 / 2)

加入书签

第146章 项目下来了

机械配件厂成为汽车厂后,食堂的伙食油水是明显的上升。但再如何上升,也不可能跟后世那样,炒菜用油跟不要钱一样。

今天江成跟谭雅萱来上班,饭盒里还带着一盒昨天油炸爆炒的小鱼。

到了工厂办公楼,谭雅萱是带着饭盒去自己办公室了。江成是准备跟往常一样,去办公室先看看报纸的。

在这个年代,大家都喜欢讨论国家时事,哪怕是不识字的农村人,听到别人讲一些事情,也要发表一下自己的观念。

在休闲的时候,看到连其他城市都没去过的人,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分析老美,苏联,小鬼子什麽的。动不动就是指点江山,大夸奇谈。

主要还是这个时代可娱乐的东西太少了,关注时事也成为了一种爱好。特别是几十年后,大家条件稍微富裕了点,很多人能买的起也买的到电视机了。

普通老百姓有电视机的时代,就有特别多的人喜欢看新闻联播,看到一些事情后,就成了讨论的谈资。

所以会出现那个年代,一到新闻联播的时间,就是小孩烦的时间。小孩不觉得新闻联播有什麽好看的,但他们的父亲都要霸占电视机去看新闻联播。

江成现在喜欢看报纸,是因为到了他这个位置,报纸上的有些内容的确是需要他关注的。他看报纸可不是为了跟谁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

就在江成刚走到二楼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老熟人,让他感觉惊喜。

「张工。」江成站在走廊里喊到。

「江工~江总工。」被喊的人回应道。

张良,曾经机械配件厂里唯一的工程师回来了。江成初来乍到的时候,张工没少关照他。

「老张,到办公室里坐坐,见到你真是太好了。」江成从上衣右口袋摸出香菸说道。

江成身上可不光是右口袋有香菸,左口袋里也有,不过牌子不一样。

右口袋里装的是华子,四九城那边弄来的,抽一根少一根。左口袋是甲级香菸大前门。

当然了,裤子口袋里还有没菸嘴的乙级香菸。在跟老周和老康一起瞎聊的时候,江成就掏裤子口袋里的烟。

这没有菸嘴的烟,其实抽的更来劲。跟老周和老康他们在一起,一包香菸抗不住多久的。不过江成最近偶尔会被严刑逼供,把华子拿出来大家抽一抽。

面对江成的邀请,张工也没有客气。之前在一起共事,虽然江成技术干部等级高两级,但依然都是初级工程师范围,两人其实没有明确的上下级之分。

张良这次出现在汽车厂,是因为从飞机制造厂调回来了。现在江成是汽车厂的总工程师了,等于是他的上级领导。

就算现在江成不邀请他去办公室坐坐,他今天也要找江成的。

来到办公室,江成先摸了一下热水瓶。办公室的热水瓶已经有人帮忙打好了开水,而且茶几上也有清洗好的搪瓷杯。

作为重点企业工厂的上层领导,办公室是有人专门做这些服务的。别说周厂长和康书记那边,就算是厂里的副厂长,也经常要接待人。

这些热水,乾净的水杯总不可能让领导自己来准备吧,都是有专门的人准备。只有那些小厂,一年到头都没有什麽厂外人员去视察的,才不会专门安排人干这个。这也是一个工作岗位,要发工资的。

「老张,你看我,厉害吧。你离开半年不到,我就让厂里大变样了。」江成客气的给张工倒着开水说道。

「的确是厉害。真是想不到呀,曾经的机械配件厂,这样短的时间就天翻地覆大变样了。」

江成的自我显摆,一下就让张良放松了心态,回到了当初跟他相处的融洽关系当中。

「老张,你这次是调回厂里来了吧,前些天我听周厂长说过你要调回来。」江成说道。

「对,刚才在人事部就是在办理手续。这以后呀,我就要听从你的安排了。」张工回应道。

江成听到这话,点了点头。这没有什麽客套的,除非是有特殊技术的人,上面指定来负责什麽项目的。否则汽车厂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都要听从江成的安排。

作为汽车厂总工程师,是把控工厂的技术发展方向的。要是工程师都单打独斗,力量不往一个方向使,那江成还不如跟以前一样,要研发什麽,都去其他厂找人配合。

「老张,现在厂里可是有好几个工程师了,你知不知道。」江成询问道。

「不知道,但我猜想过应该会有。毕竟现在这里都成汽车厂了,省里的重点企业单位,有几个工程师根本不算什麽。」张良回应道。

现在汽车厂里才几个工程师,要知道这年代的工程师都喜欢扎堆。国内的工程师缺乏创新能力,在大型项目上,也缺乏整体性技术能力。

只要是涉及到大一点的项目,就是成堆的工程师在一起研发改进。不说其他地方,就第一汽车厂那边,最少好几百个工程师。

当然了,也不能说昌城汽车厂就这几个工程师。因为这边是产业链模式,整个产业链加在一起,工程师也还算可以。

因为工业发展集中在北方,南方很多工程师都被抽调过去了。昌城汽车厂想要发展,想直接招到大量工程师很难,只能一边招人一边培养。

江成跟张工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工程科那边的工程师情况,现在工程师人少,也只能统一规划到一个科室。

等以后工程师多了,一个研究方向可能就要成立一个科室。那时候江成也不是拥有所谓的单独办公室了,而是要单独建设一个科研楼了。把技术和行政分开,自成一系。

张工听到江成介绍了厂里的几个工程师后,算是无奈的笑了一下。

这个年代如果工程师要划分的话,可以分为本土派和学术派。本土派就是张工这种,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系统化教学,年轻的时候在工业行业里当学徒工或者修理工。

技术都是依靠在工作中长年累月的积累出来的,遇到一些事情,土法子和正规法子都会使用。实践能力很强,但能力上限也很有限。

让张工去搞研发,对于他来说太吃力了。比如工程师李金生的专业是锻压技术,能按照实物或者图纸,设计出配套的冲压模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