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章 最後一课(2 / 2)

加入书签

这是一种她从未遭遇过的精神凌辱!她只能死死地盯着莱昂纳尔,眼中燃烧着火焰。

莱昂纳尔轻轻一笑,转身坐回了椅子上,重新面对杜朗教授,以及其他两个评委。

「所以,教授先生们,请出题吧。我接受加试。

但这场加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我个人的『名不副实』或『名副其实』,也不是为了满足任何一位慷慨女士的期待或忧虑。

而是为了给这位远道而来的索菲娅·伊万诺夫娜小姐,补上一堂她们缺席了的丶关于法兰西文学真正精神的必修课!」

三位考官——杜朗丶莫罗丶勒克莱尔教授——交换着凝重而复杂的眼神。

莱昂纳尔的锋芒毕露固然解气,却也将他们彻底推到了风口浪尖。

经过一番商议,居斯塔夫·杜朗教授推了推金边眼镜,声音恢复了学者的沉稳:「莱昂纳尔,你捍卫了质疑的权利,也承担了随之而来的挑战。

既然你主动要求加试,以证明索邦学术的纯粹性与你自身学识的成色,那麽,我们满足你。」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旁听席上屏息的众人,最终落回莱昂纳尔脸上:「请阐述——在法兰西文学,乃至整个欧洲文学传统中,『真实』与『道德』的关系。它们是否必然对立?

如果存在对立,作家如何在作品中调和丶展现,甚至利用这种对立?」

问题一出,整个梯形教室陷入一片死寂,就连索菲娅一时间也忘记了刚刚受到的屈辱,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这是一个在19世纪的文学理论体系中,显得极为宏大丶艰深的命题,触及文学创作的核心。

它与之前几个问题的区别就在于,不再设置具体的作家丶作品作为参考系,所以虽然没有「参考答案」,但却最能体现回答者的素养。

莱昂纳尔努力做出一副思考的模样,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回答:「『真实』与『道德』,犹如精神殿堂的两根支柱,虽然分立两旁,实则处于一种充满张力的共生关系中。」

……

「文学求真实,是为了揭示人性与社会的复杂,而非简单的道德说教或粉饰太平。」

……

「若文学只为被上层阶级定义的『道德』,回避真实,那便沦为了贵族沙龙里点缀墙面的装饰画,丧失了直击灵魂的力量。」

索菲娅听到「贵族沙龙」几个字,脸色瞬间阴沉了几分。

莱昂纳尔的论述并没有结束:

「而真正的道德力量,往往诞生于对真实的深刻剖析与慈悲丶怜悯当中。」

……

「因此,作家调和『真实』与『道德』,并非粉饰或回避,而是以无畏的勇气深入真实,用深刻的洞察力和博大的道德情怀,在呈现『是什麽』的同时,引导读者思考『为什麽』和『应该怎样』。」

……

「最高级的文学道德,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对不公的无情揭露,以及尊严和自由的不懈追求!」

……

「至于那些,企图用金钱丶权势来定义『道德』丶钳制『真实』的人,往往最经不起真实光芒的照射。他们的『道德』,不过是维护自身特权和虚幻优越感的遮羞布罢了。」

……

莱昂纳尔的论述结束了,他站起身来,向教授丶院长行了一个礼:「我想我的考试应该可以结束了。」

接着他在学生们的欢呼丶掌声中,从容地穿过众人,离开了现场。

临走前,他顺便向索菲娅丢下一句:「您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完了,索菲娅·伊万诺夫娜·杜罗娃-谢尔巴托娃小姐。」

听到这句掷地有声的嘲讽,索菲娅还能站得住,一直在隔壁小房间里旁听的罗斯柴尔德夫人却身子一软,瘫在了沙发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