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八章 饼王科曼(1 / 2)

加入书签

第148章 饼王科曼

陆军总参谋部的回电比政府的更早一些,几乎是看到了法属印支的建军计划后,马上就给于了肯定的答覆。

其实不用深想就知道,这个吸收天主教群体的建军方案,和几年前在叙利亚周边吸收基督徒各派的操作大同小异。

德拉贡上将知道科曼现在就在法属印支,看到只是改了主语的计划,一眼就能看出来出自于谁。

只不过这一次的计划涉及的方面更多,还涉及到了土地改革的问题,比在叙利亚的时候更为复杂一些。

光是划归为土地改革的耕地就有三十万公顷,大概是现在越南南部耕地的十分之一,至于法属印支北部,法国暂时管不到。

这个土改方案显然是用来应付现在的左翼社会党和法共联盟的,进步这个领域科曼也不是针对谁,他不是不能进步。

土改并非是苏联一系的国家必备之物,实际上很多东欧国家都没有进行过土地国有化运动,至少没有彻底进行,波兰百分之八十多的土地都是私有,国有土地只有百分之十多一点。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南斯拉夫,狄托在和苏联狄托为了争取国内民众的支持,不再强制推行的集体化政策。之后南斯拉夫转向了独特的「工人自治」制度,在农业上也相对放松了控制。

政府允许农民退出集体农庄,集体化运动实际上被废止。

后来南斯拉夫的混合制农庄其实和美国的农场类似,个体农户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大部分耕地。

其实在越南战争结束之后,已经统一的越南也没有完成土地改革,越南统一的时间已经太晚了,很多社会主义改造根本没有完成,苏联控制的体系就已经渐渐落入下风,更何况越南七十年代末期又陷入了两线作战。

可以说越南根本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完成固有化政策,苏联自顾不暇也无法提供帮助,越南的土改算是进行了一半,简单来说就是北越完成了,南越则没有这个时间彻底完成。

北越的土改是从五十年代开始,地主的土地和部分财产被没收,分给了农业劳动者丶贫农和部分中农。从理论上讲,一般地主应该得到和以前的租客一样多的土地,并且应该被允许保留他的房子和大部分其他财产。

但现在科曼则准备抢在越盟前面,在法属印支南部进行土改,这一次的土改仅限于天主教群体,如果进行全面土改的话,法国都不用等到一九五四年,估计现在能不能站住脚都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采用赎买方式进行土改必须要有钱,科曼并不想要出这笔钱,别说是全面土改他连天主教土改的钱都不想出。

土地改革这种事,尤其是涉及到了三十万公顷这个数字,勒菲弗尔都为自己的长官科曼捏了一把汗,尤其是知道了科曼根本没有打算来让总督府解决赎买的花费,那麽钱从哪来,总不能变出来吧。

「问题不大。」面对勒菲弗尔的担忧,科曼平静的示意稍安勿躁,「不论是私有化还是国有化,其实都是赚钱的,只要看我们怎麽把矛盾转移出去。」

看起来土地改革通过赎买的方式进行,会让法属印支总督府背上财政负担,但是,这是可以解决的。

至少有三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参考北越,把地主阶级消灭了,那麽土改就可以顺利进行,不用掏出成本,成本就是地主阶级。

但是这个办法只有越盟可以使用,在五十年代的越南土改中,越盟就是这麽干的。

可法国不能这麽用,都是进行土改法国要是也消灭地主阶级,那和越盟有什麽区别?人家还是越南人的自己人呢,左右都是一个死,还不如死在自己人手里。

那麽除了消灭地主阶级之外,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废除越南本地的货币,由巴黎开动印钞机印法郎,走金圆券路线竭泽而渔。

但这个办法有时效性,如果法国处在临走的前夕捞一笔,那麽这肯定是一个好办法。

可是法国又不想怎麽早走,如果考虑到更多殖民地的独立时间,这种印钞掠夺的办法,其实很适合马上要独立的英属印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