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毁灭与新生(2)(2 / 2)
张绍在跟石守信说「毁灭与新生」的故事:
你的正妻已经生育,你的妾室,也一个一个的生儿育女。为人父的心情,你应该是理解的。谁都是孩童长大的,如无必要,多杀人岂不是在妄造杀孽?
为了杀人而杀人,又有什麽意思呢?
「放心吧,石某明白的。」
石守信微微点头答应下来,随后将张绍送出了宅院大门。
等回来以后,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拿出一张大纸,在上面画人物关系图和需求分析图。
一个又一个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名字出现在这张纸上。
他们的想法,他们的需求,又一条又一条列在纸上。
「蜀国的势力,分为两派:
一派是旧臣,跟姜维一路;一派是蜀中大户,站在我这边。
他们都要对付锺会。
魏国的势力,分为三派。
一派是司马昭的亲信,要除掉锺会,将魏军带回洛阳,确保蜀地的平稳过渡,不会妄造杀孽。
为首的便是监军卫瓘。
一派是锺会和他的亲信,他们是要割据蜀地自立,清洗军中不听话的将领。
最后一派是魏军将领和军中士卒,他们只想在蜀地烧杀抢掠,满载而归。这些人目光短浅,不会老老实实听从指挥调遣。」
石守信自言自语道,脑子里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干大事可不是请客吃饭,最重要,最首要的目的,就是必须弄清楚:谁是我的朋友,谁是我的敌人。
首先,锺会肯定是石守信的敌人,姜维也是,蜀国的那些旧臣也是。
其实,刘禅和蜀中大户,都不是石守信的敌人,但也不见得是他的朋友。彼此之间关系如何,还要看双方博弈的情况。
最后,石守信的朋友,只能是和他建立了「私人关系」的人,无论是什麽身份都无所谓。这种关系只跟他本人有关,与那些人跟司马家的关系无关。
也就是说,即便是和司马家对着干的人,只要是建立了亲密的私人关系,也可以是石守信的朋友。
一言以蔽之,蜀地的这一锅饭,石守信一个人是吃不完的。
他要保证自己先吃饱吃好,然后再把剩下的,给最有实力的人来分配。具体怎麽分配,那就是顺水人情的事情,石守信是不会干预的。
谁最有实力呢,那显然是司马家。
至于什麽锺会啊,姜维啊,甚至包括卫瓘在内,如果不识相的话,那都是跟石守信在锅里抢饭吃的敌人!
对于敌人,就要秋风扫落叶一般,一棍子打死!根本不需要讲情面!
「半个月后,会有一场腥风血雨啊。」
石守信将手中的人物关系图放在桌案上,忍不住长叹一声。
此刻他感觉有些无奈,并没有那种掌控全局通畅感。
因为石守信发现,这件事就像是精密齿轮在运转一样,迟早都会发生,无论他怎麽做都一样。
只能被动去应对。
他也是局中之人,大势早就是多年酝酿的结果。事到临头想去改变大势,就像是螳臂当车一般。
心中感觉非常烦闷,石守信推开书房的门,在宅院内四处晃悠。
现在已经入夜,宅院内的人大半都已经睡了。
忽然,他看到有一间厢房还点着灯,从窗纸中透出的轮廓看,是一位女子正坐在桌案前。
石守信推门而入,然后就看到有个容貌知性冷艳,身形消瘦的年轻女孩,正面对着他,低着头,摆弄着桌案上的算筹。
所谓算筹,简单说就是密密麻麻一大堆竹签子,计算所用,历史悠久。
《汉书》里面记载: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
石守信忽然想不起面前女孩叫什麽名字,只知道应该是姓杨,汉中大户杨氏的出身。据说弟弟太小,父母早亡,很小就当家处理家族事务了。
「这麽晚了还不睡?」
石守信坐到她对面,低声问道。
「帐目还没有算完,怎麽能睡觉呢?」
杨氏有口无心的回了一句,随即像是想起什麽,抬头看着石守信,面色大变俯跪于地,吓得全身颤抖。
「我又不是老虎。」
石守信将她扶了起来,叹息道:「当初你家的族人没死的几乎都成了奴仆,这都是因为我事先没有跟刘钦交待清楚造成的,你就不必介意当初之事吧。」
「妾……妾只是害怕被阿郎嫌弃,那次变故,族人死了不少。现在挺好的,妾挺满足。」
杨氏长出一口气说道,不想再回忆那一夜发生的事情。
「家族的帐目没有那麽多吧?」
石守信好奇问道。
提到这个,杨氏顿时来了精神。
她鼓起勇气说道:「阿郎,妾以为,以如今您麾下世兵的规模,若是没个一百顷以上的田地,外加周边的山林湖泽产出,您是养不起他们的。您想好离开蜀地以后,要怎麽生存吗?」
杨氏没有说什麽男人女人如何如何,而是直接提了一个生存问题:老爷,你麾下兵马太多,没有土地养不起呀!
「这个你就不必操心了,你是以百姓的思维在考虑问题。
而我则是以官僚和将领的思维在考虑问题。
你觉得很难的事,在我看来,那都不是个事!」
石守信哈哈大笑道。
这妹子呆萌呆萌的,有点意思。
而她提的问题,则更有意思。
手里有兵,居然还要担心没有土地可以养活这些兵马,该怎麽形容这种思维呢?
「你要记住一句话,你家阿郎我啊,手里有枪!
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家就是我粮仓!
有兵在手还怕没有土地麽?
你放心,有人会乖乖的把土地交给我打理,我不收他们还跟我急。」
石守信豪气万千的说道,拍拍杨氏的肩膀,然后起身离开了厢房。
他心中暗想:这妹子不用着急收入房,干大事要紧。等摆平蜀地的事情以后,再好好跟她温存温存。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