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章 归去来兮(2 / 2)

加入书签

如今经历了锺会之叛,卫瓘还是一副滑泥鳅的样子。反正卫家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的,即便是卫瓘打一打太极,司马昭又能把他怎麽样呢?

卫瓘可谓是吃死了司马昭!看准了司马昭篡位心切,压根不敢把卫家如何。

「卫都督是说,晋王在询问,该不该杀邓艾,对麽?

如果该杀的话,是送到洛阳杀,还是我们就在成都把邓艾处理了。

是这个道理麽?」

石守信直言不讳的问道。

卫瓘顿时语塞,感觉石守信说话实在是太坦白了!有些事情心里清楚就行,怎麽能这样堂而皇之说出来呢?

「晋王或许只是觉得锺会与邓艾当初互相指责,搞不懂邓艾究竟是什麽心思而已。

杀或者不杀……那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卫瓘讪讪笑道,依旧是在兜圈子。

司马昭想杀邓艾,但是不好意思开口。

卫瓘觉得杀不杀邓艾无所谓,但是也不好意思应承下来。

两人互相暗示,就在这里尬住了,还是隔着千里距离。

石守信看到司马昭写的信都感觉胃疼!

所以卫瓘只好找石守信破局,毕竟当初邓艾之所以被抓,那全怪石守信雨夜奔袭啊!

你点的火,你要负责把它灭掉!

卫瓘就是这样的心思。

「卫都督,石某以为啊,这道理不辨不明。

这邓艾该不该死,那不该由您或者石某来定,或者说越俎代庖杀人。

不如将其送到洛阳,由晋王定夺如何?」

石守信又把皮球踢回去了。

「这样的话,晋王会不会觉得有点难堪?」

卫瓘疑惑问道,他准备说的话被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邓艾灭蜀有大功,理应封王。

可是晋公本身就是晋王。如此一来,邓艾与晋公居然是一样的称谓,这样确实挺难堪的。

晋王伐蜀,便是为了改朝换代,邓艾不识时务咎由自取,当有此祸。

此事明摆着却又不能堂而皇之说出来,晋王应该憋得很难受。」

石守信笑眯眯的说道,居然直接把话说开了。

卫瓘气得翻了个白眼,他当然知道司马昭很难堪啊。要不是这样,他又怎麽会把石守信叫来商议处置邓艾的事情呢!

如果把邓艾送到了洛阳,那外人不就认为司马昭是故意找邓艾的茬子,就是故意有功不赏呀!

「这话可是你说的,那你把邓艾带回去!」

卫瓘板着脸说道。

「瞧您说的,既然邓艾是石某抓的,那自然由石某送到洛阳。

就算是得罪了晋王,那也是石某的事情,肯定不会怪罪到卫都督这里的。」

石守信轻轻摆手,漫不经心说道。

卫瓘深深看了他一眼,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收起了脸上虚伪的笑容。

「你可知道这件事有多严重?这是在打晋王的脸啊!」

卫瓘语气森然。

司马昭现在恨不得亲手打死邓艾!可是他不能这麽做,甚至都要装出一副「邓艾不自爱,我不得不处置」的姿态。

如果把邓艾送到洛阳,到时候会有多少人看笑话,简直不敢想!

「卫都督,石某为官不过数年时间,却也知道何为公理大义。

邓艾如何,要明正典刑的处置,是杀是放,皆有章法,不可私相授受。

此事定然会得罪晋王,在下一力担着便是,没什麽好说的。」

石守信正色说道。

看他大气凌然的样子,卫瓘也是心生敬畏。

他叹了口气,似乎是在为石守信惋惜道:

「此番伐蜀,你擒邓艾杀锺会功劳甚大,可为首功。回洛阳以后,封个侯也不在话下。晋王想改朝换代已经不是什麽秘密了,到时候自然有你一席之地。

现在做这样的事情,你心里是痛快了,可晋王必定不痛快。到时候他可能就不让你上桌吃饭了。

而且邓艾亦是不会感激你仗义执言,只会怨恨你当初抓他。你这样做,是做给谁看的呢?」

卫瓘一脸疑惑,他原以为石守信是意气用事,但听对方所言,这位年轻人显然是把事情的里里外外都看明白了。压根就不存在什麽莽撞行事。

或者恶意一点揣测,石守信可能就是想故意恶心恶心司马昭。

「这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晋王一人之天下。

就算晋王厌恶我,该办的事情还是要办,该说的道理还是要讲。

这明正典刑的事情,该怎麽样就是怎麽样的!

石某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亲自押送邓艾回洛阳,有始有终。

卫都督不必担心此事,晋王怪罪下来,我担着就是了。」

石守信再次向卫瓘保证,可谓是信誓旦旦。

「也好吧,上元节后,你部率先出回归。

刘禅也会去洛阳,就跟着你的队伍一起吧。」

卫瓘终于不再纠结此事,而是告知了返回的安排。和事先预料的一样,石守信和他的部曲最先离开蜀地。

「对了,羊祜要来成都,担任益州刺史,总揽蜀中军务政务。

朝廷的任命已经发下来,送到成都来了。

羊祜的兵马或许已经在路上,很快就会抵达成都。」

卫瓘想起这件事,提了一嘴。

伐蜀的兵马虽然多,但为了防止他们跟本地势力勾结,司马昭决定将其全部调走,重新安排羊祜带一万人入蜀镇守成都。

类似锺会那样的事情,再也不可能发生了。

听到卫瓘的说辞,石守信一点都不意外,事实上他写给司马昭的信中,就是这样推荐的。

司马昭中人之姿,肚子里也就那点货,石守信很容易就把住了他的脉搏。

「那石某就回去准备准备了,反正也没几天了。」

石守信一边说一边起身作揖行礼,告辞离开。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