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 / 2)

加入书签

换团队。”

何屿扫了眼现场,灯光架设得中规中矩,模特穿着厚重的冬季户外服装站在30度的闷热天气里,汗如雨下。几个助理手忙脚乱地补妆、递水,现场一片混乱。

“原片我看看。”何屿放下背包,接过阿Ken递来的平板电脑。

翻看完前几位摄影师的作品后,他皱起眉头:“确实不行,太死板。”

他走向拍摄区域,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突然眼前一亮,不远处有个小型人工湖,夕阳的余晖正斜斜地洒在水面上。

“把场地移到湖边,”何屿迅速开始布置,“准备大量干冰和冰块,我要在湖面制造薄雾效果。灯光组,把主光源调到45度角,加蓝色滤片。造型师,给模特换上那件深蓝色冲锋衣,要最厚的那款。”

阿Ken目瞪口呆:“现在30度啊屿哥,模特会中暑的!”

“所以要快。”何屿已经架好了自己的相机,“冰块和干冰到位后立刻开拍,争取二十分钟内搞定。告诉模特,拍完我私人加三千辛苦费。”

随着何屿的指令,整个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干冰被投入湖中,白色的雾气开始在水面蔓延,冰块被摆放在模特周围,在灯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蓝色滤片制造出冬季特有的冷色调,与香港实际的闷热形成强烈反差。

何屿半跪在湖边,调整相机参数。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下,他却浑然不觉,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取景器上。当雾气恰到好处地笼罩模特时,他果断按下快门。

“完美!”阿Ken看着实时传输到屏幕上的照片惊呼,“这冷热对比绝了!”

何屿没有停下,他指挥模特做出各种动作,同时不断变换角度。

有时他整个人几乎趴在地上,只为捕捉一个特殊的光影效果,有时他又站到高处,俯拍整个场景。

两个小时后,当最后一张照片定格,整个团队爆发出欢呼声。

“收工!”何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将相机递给后期团队,“先粗选二十张发给客户,重点突出冬季元素与环境的冲突感。”

阿Ken激动地拍着他的肩:“屿哥你太神了!这效果绝对能过!”

何屿笑笑,走向临时搭建的休息区。

他掏出手机,发现已经晚上九点多了。

香港的夜空繁星点点,他突然想起昨晚在上海外滩看到的灯火,还有那个琥珀色的眼眸。

他有些遗憾地想,当时没能掏出相机拍下那张绝美侧颜,毕竟可能以后再也碰不到了。

但随即他又摇摇头,打开Instagram发了张现场工作照,配文很简单:【收工】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在北京的公司总部,闫严正盯着会议室大屏幕上刚收到的样片,眉头渐渐舒展。

“这是谁拍的?”他问站在一旁的广告总监。

总监擦了擦汗:“新找来的救场摄影师,好像是朋友临时推荐的,没留真名,但有他的ins账号。”

说完递过去平板。

闫严看到上面的账号名称:@hey_u_photography

头像是个逆光拍摄的剪影,只能看出是个举着相机的男人轮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