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9(1 / 2)

加入书签

这……”

厉昭脸上露出一个带了些歉意的笑,“许是不小心碰倒了什么。”

才不是呢,沈樾之在心底反驳道,他都听到了,明明就是太后骂皇帝骂到气头上了,一怒之下把所有东西都砸烂了。

又是一阵好等,金殿的门终于“吱呀”一声从内推开了,而后是太监扯着嗓子喊了一句“恭送太后”,厉昭先带头躬身行礼,所有人都将头深深地埋了下去,沈贺二人只好也依法照做。

随着步摇脆响,一袭织金长裙从沈樾之眼前轻轻曳过,裙摆边角绣着团凤衔珠,走动间微光流转。

沈樾之实在没忍住,飞快地抬眸瞥了一眼——那是个看起来已有些年岁的女子,鬓边已生华发。她仪态极佳,面敷薄粉,皓齿朱唇,眉眼间自带威仪,是以即便带着细细眼纹,却不显老态,反添几分风韵。

这张面孔,好似有些眼熟……到底是在哪里见过呢?

大周太后在宫人和内侍的簇拥中款款而行,眼神微微一转,目光与沈樾之对撞,脸上还带着几分未消干净的愠怒。

沈樾之心中一震,连忙低下头去,不敢再窥探。待他再抬头,一行人早已走远,只余下暗香浮动。

这时,等候多时的宫人鱼涌而入,手脚麻利地将殿内满地的乱瓷收拾起来,而后扶起博古架与椅子,一炷香的功夫,金殿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的整洁。

殿门后,一声宣唤拖得极长:“国师与揭榜能士——觐见。”

沈樾之与贺吟并肩入殿,甫一踏入,凉甜的沉香便沁入肺腑,霎时退去一身燥热。只见大周皇帝斜坐在龙椅之上,微垂着头,头发散乱,掩住了大半面容。

行过了礼,皇帝却撑着头迟迟未应,四周宫人屏息垂首,静得仿佛能听见香炉中香灰簌簌而落。

不知过了多久,皇帝才慢悠悠开口,他声音低沉,听不出是什么情绪:“你二人揭下皇榜,可知所为何事?”

贺吟负手而立,淡声回道:“疫病流行,百姓惶惶,我等愿出一力,驱病除邪。”

“哦?”皇帝拨开乱发,沈樾之见到他下颌处带着两道细痕,犹挂血渍,似乎是指甲划出来的,“你们有几成把握?”

仔细一瞧,其实这位皇帝长得算是周正,只是眉间有一股久久不散的沉郁,显得他整个人有几分阴鸷……不过,他五官与当朝太后看起来不大相似。

皇帝瞧着他们的目光极亮,却也极冷,像是在衡量一个物品的价值,这让沈樾之有几分不适。

“我们既然来了,就是有十成十的把握,请陛下给一个机会,半月之内,我们必能解决上京的疫灾。”

“好胆魄,可惜,你们等来得迟了些……用不上了。”

说着,皇帝抬手拾起案上一道玉简,掷到沈樾之脚下,咳了两声道:“就在刚才,朕已决定要在三日后开启‘安魂钟’之祭,求天怜悯,平息此厄。”

沈樾之捡起那枚落在御阶之下的玉简,轻展开来,一段诡异又扭曲的文字展现在眼前。

玉简上所载的祭祀方法,简直是骇人听闻、阴毒非常。

首先,需寻七十九名染疫之人,与七十九名尚未染疫、身骨健全之人一一捆缚相连,以红绫束身、黑符封口,昼夜不得分离,须同食、同眠七天,令命气相通,魂魄交缠。

届时,开启祭坛,将这一百五十八人齐齐投入备好的大鼎之中,以烈火烹之——疫者焚其身以驱邪,健者焚其魂以请命。

唯有阴阳俱亡,血气相融,钟声响起,祭仪得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