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6(1 / 2)

加入书签

了个喷嚏。

太子笑看着她:“湄湄在晏京住了这么多年,怎么一副没出过门的样子?”

原身肯定是熟悉晏京的,但宋湄确实没出过门。

杨氏出门从不带她。宋士诚根本不在意这些,大多数时候,宋湄连他的面都见不到,也没办法征求他的允许。

另一方面,宋湄自己本身也抗拒出去。她花了一年才把宋家给了解明白,如果出了宋家这个门,又要看陌生的脸,熟悉陌生的东西。

晏京遍地僧人道士,万一哪一个看出她不对,就该把她当祭品给烧死了。

但这些话谁也不能说。

宋湄说:“我是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是很正常吗?”

太子说:“嫁人后便不是大家闺秀,冯家也不许你出门吗?”

话一出口,太子明显一顿,他仔细地盯着宋湄的神情。

冯母整天礼佛,带她出去也是去佛寺,偶尔参加谁家的宴会。

至于冯梦书,嫁入冯家近一年,她连冯梦书的人都见不到,怎么能指望他带她出去。

说到底,冯家也没有不许她出门,只是她心里实在对这个陌生的世界不适应。所以像缩头乌龟一样,躲在冯家不出去罢了。

宋湄低头不说话,忽觉手上紧了紧,抬头看向太子。

太子指着河岸下的船:“咱们去那看一看,我知道那儿有好东西吃。”

但宋湄可不喜欢吃鱼。

说着,太子忽然向后一挥手。

宋湄下意识往后看,好似看到人群中有什么人散去。然而仔细一看,又好像什么都发现。

这应该就是韩仲月曾提到过的,隐匿在暗中的高手护卫了,她竟然什么感觉都没有。

太子牵着宋湄的手往前走:“今夜我带你逛一逛晏京。”

出人意料,太子竟对集市很熟悉。

宋湄被带到河岸下,太子把睡在船舱里的船夫叫醒,拿到了新鲜的菱角。

原来不是鱼。

河水中漾着月光,因为是深秋,闻不到水的腥气,反而嗅到了混着酒味的黍米香,那是河对岸的酒坊在酿酒。

宋湄有点奇怪:“你怎么对这里这么清楚?”

太子说:“你以为储君就是只会在宫里读书的呆子吗?本宫有一个好舅舅,这些都是小时候他……”

提到国舅,太子忽然陷入沉默。

宋湄也默契不语,专心对付手中的菱角。

菱角清脆鲜甜,宋湄刚剥开白生生的一个放进嘴里,还没尝出滋味,就被太子牵着去了桥下。

九九重阳前后,路两边不乏售卖茱萸花、茱萸囊的人。

太子看了半晌,自小摊上拿起一枚香囊,在宋湄腰间比了比。

小贩瞅了两人一会儿,报出一个数字:“一百文。”

宋湄眼神四处乱瞟,忽然听到太子发出一声短促的冷笑。

宋湄看太子有点不对劲,拉他的袖子:“我们不买了吧?”

太子把衣袖从宋湄的手中拽出来,一副要开始大干一场的样子。

宋湄:“……”

太子一指挑着香囊说:“此为粗麻布缝制而成的,里面塞的是茱萸、艾草,放不过七日香味就会散尽。最多卖五文。”

小贩没想到两人竟懂行。

面前这女的衣装不便宜,男的一副船夫打扮,但胜在脸长得好,看着像倒贴的。

怎么看都该是衣着不凡的娘子付钱,怎么会计较区区几十文。

不过人家非要计较,小贩也没办法:“那就二十文。”

太子说:“十文。”

宋湄有些扛不住,猛扯太子的袖子:“路人都在看我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