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9(2 / 2)

加入书签

褚渊愣了一下,这才注意到身旁还站了一人。

须臾,他陡然意识到——妹妹还成了太子妃。

不对,还没成亲。

可这毫不相干的二人,又是如何相识的?

第64章

“檀木的檀,稻禾的禾。”

窗牖半阖,清风暑气微,屋中弥漫着淡淡凉茶药香。

檀禾轻抿了口茶汤,缓声向他解释。

“是师父取的,她说,最喜仲夏在禾畦中的时日。”

檀禾忆起从前师父抱着她,柔声向她述说——

陂陀水田里稻禾新绿,风一吹满眼葱茏,她们在田畦里踩水摸鱼,脸上扬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笑容。

那是她人生中最快乐,也是最怀念的时光,仅有三年。

如今想来,应当是她和阿娘,还有那位死去的善贵妃,一同在苗疆度过的日子。

自有记忆起,褚渊便知道阿娘有位一同历经生死的友人,她们要好得更似亲人。

褚渊唤她为“槿姨”,她总是飘零各地,四处游历,来去似清风,忽至忽离,一年也见不上两面。

在又一次短暂相聚后,朝她挥手道别时,褚渊忍不住问身旁的人:“槿姨为何不留下?”

阿娘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道千盼万盼的背影,唇边噙起一枚苦笑。

“她病了,不想与我牵扯过深。”

那时褚渊还小,不懂大人话语间的另一番意味。

直到亲历生死别离后,他方才懂。

槿姨是不想让阿娘亲眼见她离世,为此而伤心。

妹妹当年究竟是如何被槿姨带离的朔州?

褚渊不得而知。

但在仲月十九那日,他和阿爹离府后,槿姨定然是回到了朔州。

而阿娘以为他和阿爹死在了军营里,没和槿姨一起走。

难怪自此之后,他也再未见槿姨回到过朔州。

这些年,他担心过槿姨是否是病发不在了,也曾想找她,可天大地大,唯一知道的苗疆几番遍寻也无果。

“……幼时我总是反复病发,足不出户,我们在檀府住了几年,之后便搬去了山里,四年前师父去世后,我就一个人了。”

说到这里,檀禾垂下眼睫,有些寥落。

四年前,妹妹也不过才十三岁,无依无靠又体弱多病,她这些年,该是吃了多少苦。

望着宛若上天恩赐于他的妹妹,褚渊喉间哽涩,心里抽疼起来,疼惜地轻抚她的发顶。

“往后再不会了,阿兄会永远陪着你。”

爹娘不在了,他与妹妹是这世间唯二的亲人,任谁来也斩不断的血脉相连。

“我现在有阿兄,还有殿下!”檀禾嗯一声,双眸亮闪闪地望着褚渊,眉梢眼角都是笑。

如今所拥有的一切,是从前她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褚渊含笑应一声,思量了一阵,问出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你同他,太子是如何相识的?”

一个长在西南乌阗,一个是皇子,八杆子打不着的两人,怎会有契机相遇?

念及兄妹二人相认,总有千言万语要倾诉,谢清砚此时并不在屋内。

檀禾慢慢道:“说来话长,我因为是百毒不侵之身,半年前,家主夫妇——就是师父的兄长和嫂嫂,欺瞒我……”

褚渊越听脸越黑沉,皱紧了眉头。

他知道谢清砚年初那会儿曾前去乌阗平叛,也知道其身患奇症,传言将不久于人世。

但不曾想妹妹竟是被骗去的东宫,还是作为取血做药的药人。

褚渊登时打断她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