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4(2 / 2)

加入书签

廊下灯盏昏瞑晃眼,青年的神色不甚清晰,只见薄唇紧抿到近乎冷峻的弧度。

雨夜中,整个人宛若一尊冰冷刺骨的白玉雕。

在眉骨鼻梁落下的浓重阴影里,檀禾冷不丁对上一双灼灼如炬的凤眸。

“殿下?!”

檀禾眼底闪烁着难以掩饰的震惊。

一瞬间反应过来后,她旋即扑入他怀中。

温香软玉撞个满怀,下一刻,谢清砚那满腔郁火渐渐弱了下去。

他抬手按在细腰上,仿佛要揉进骨血一般,去缓解近日来彻骨的思念。

另一只手中是柄收束的青色油纸伞,伞尖的水珠滴滴答答落下来。

夜风扑面而来,檀禾情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察觉到掌心下单薄的衣衫,谢清砚稍微退开一些,抱着人进了屋,随手闩上房门。

喧嚣的风雨声被隔绝在外。

“大晚上的你怎么来了?”檀禾仰脸,笑起来眉眼弯弯地望着他,万分歉然道,“忘记同你说了,我明日晌午再回去。”

谢清砚低低地笑了声,带着点戾气,声音里寒意漫出:“再不来,只怕你兄长要将你嫁作他人妇。”

“怎么会,我都推拒了的,你放心。”

檀禾听出了他的不满之意,环住他的脖子,带着哄慰的嗓音又软又柔。

于是,那点仅剩的火气也荡然无存。

谢清砚脸色依然隐隐不大好看。

她不知晓,这两天,褚渊在背地里又为她挑了不少男人。

直至进了屋,檀禾才瞧见青年满身湿冷水气。

鸦青色的阔袖锦袍被雨水洇湿,深浅不一,鬓发上也沾染了不少水珠,顺着颈线缓缓淌下来,没入衣领中。

奇怪的是,不见他有半分狼狈,倒是平添了几分霜寒。

檀禾寻了条帕巾来,示意谢清砚坐下。

他身量太高了。

干燥的帕巾覆在他墨发上,细致擦过,顺着鬓角往下,柔然冰凉的手心跟着蹭过脸庞。

谢清砚不由抬眼,静静地看着她。

少女低垂的面容未施粉黛,长睫扑扇着,覆盖住一双明净清澈的眼睛。

案上一灯如豆,映得他眼眸里泛出似水般的缱绻柔色。

檀禾并未察觉,扯了扯他的衣领,忽而蹙眉不解:“你不是撑了伞吗,怎还会淋湿成这样?”

不待他回答,又絮絮叨叨的:“秋雨寒重,你当心会受寒的。”

红唇张张合合,语声极为温柔。

谢清砚挑了一下眉:“不是还有你?”

一双滚烫的大掌按在她后腰上,轻轻用力,往身前带了些。

檀禾迫不得已站在他两腿间。

听他这副不甚在乎的语气,檀禾双目圆瞪:“我又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让你啃上一口便能除病!”

说罢,她屈指抵住他下颌,微微抬起,帕巾落到颈下。

她可不就是药,沾上了便离不得,他想时时刻刻都要将她留在身边,陪着自己。

“阿禾。”

谢清砚唤她,嗓音低沉微哑。

檀禾应声,并未抬眼看他,手上动作没停。

谢清砚扣住她的手腕,漆眸中倒映出她明艳逼人的面容,一字字清晰而温和地说:“我们回京便成婚,往后只你我二人,永不会有旁人。”

哪怕他不像褚渊一样,与她有血缘牵系,他们也会是这俗世中最亲密无间的两人。

檀禾终于将目光移到他的脸上,心里泛起甜:“好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