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2 / 2)
“约莫也是二十万。”
寝殿里一时又没了声音,杨延摸不准仁宣帝是何心思,
仁宣帝摸着榻边的鎏金龙身刻纹,陷入沉思,这场仗,最后孰赢孰输,结果对他来说已然毫无波澜。
西北战事远在天边,他怎管得了那许多,就是想管,也有心无力。
不过此刻,仁宣帝却另有忧虑,十万京师远在西北,皇城仿佛是个空壳,一旦有心之人想发动兵变,必然会陷入难以预料的危局。
思及此,仁宣帝浑浊的双目转了几转,话锋陡然一转:“老二近来如何?”
杨延惶惶然跪伏,欲言又止:“皇上,恕奴婢直言不敬砍头的罪,近日您卧榻静休,又逢太子不在京,二皇子殿下他、他私下与诸位大臣来往,行事颇为高调。奴婢担忧殿下他欲、欲……”
“欲图不轨,”仁宣帝自然明白他顾虑的是什么,咳中夹着冷笑,“老二有何心思,朕岂会不知?”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í???ǔ???é?n?②??????5?????ò?m?则?为????寨?佔?点
曾几何时,仁宣帝也是最疼爱这个儿子。老二相貌脾性都肖似他,他也曾想过,待自己百年之后,皇位传承于他。当然,前提是老二得安分守己。
可如今来看,这一个个都是狼子野心,算计精明的。
-
岷州。
卯时晨曦,风过沙坡。
山坳间战马嘶鸣,到处旌旗招展,弥漫着大战将至的肃杀气氛。
然而谢清砚并未急于发兵
,只集合大军,命底下士卒原地驻扎,等候战令。
西北风夹带着尘沙,大肆呼啸。
谢清砚身着甲衣,勒马立于山塬之上,不远处是曾经饱受战争摧残的垛口女墙,千百年来狼烟四起,它们却依然屹立不倒。
后方有马蹄声疾驰而来,是往来秘密传讯的军使。
来人一跳下马就即刻禀报:“启禀殿下,后方来报,镇北王已至目的地。”
谢清砚立即问:“李铎呢?”
“李将军日夜兼程,也于今晨抵达敌方南麓河谷地带,踏勘好战场。”
谢清砚淡淡点头,吩咐道:“传令下去,让李铎严阵以待,见狼烟起即刻动兵。”
军使道:“是!”
风沙迷眼,周禹一面思忖揣摩,一面用手抹了把脸上的沙子。
他问:“殿下,目下一切排布都已妥当,营中诸位将士也一片求战之声,咱们中路大军为何还不出动?”
“再等等。”谢清砚眸色微敛,见周禹面露困惑,又道,“北临善长驱直入开阔作战,打完便诈退,如此反复,直到另一方疲于追袭,再回头一举击溃。”
闻言,周禹恍然大悟。
时也势也。岷州虽沙漠环绕,但也高山林立。他们现下所处的营垒位于羚青山,从外看虽四面敞口,开阔无比,但若再往里去,便是狭长幽深绵延数十里的山谷,其间林木苍莽曲折回环,这种地形易进难出。对于攻打北临这样的游牧骑兵而言,不可谓不是个诱敌深入的好战场。
北临人惯于奇袭急战,如此一来,他们倒不如坚垒以待,后发制人。
如今,他们只需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北临也早已进入备战状态。
诸部举族出动,主战骑兵分两路,一路防范北面进攻,另一路则由大汗提也古领兵,挥师东出,压向岷州。
然而到距离岷州五十里开外的沙洲时,提也古却忽然命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