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2 / 2)
裴霁云垂首,道一句“殿下过誉”,随后转眸看向这十来个紧张忐忑的青年才俊,温和地开口:“诸位便就三物、秀士、审器三词谈一谈取士之道罢。”
这个题目虽然较为晦涩,但在场的都是举子,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出处来自《十三经注疏》,又听裴霁云直言要他们谈取士之道,紧张的心瞬间舒展许多,不少人已经开始落笔答题。
但在场中有三位世家豪族出身的学子却暗中皱起了眉头。
但凡谈及取士之法,必然会涉及到权利的对撞博弈,寒门祈望广开通道,能跻身朝堂,而贵族把持着权势,自然希望严苛选拔。多多掣肘寒门学子。
圣上虽说不上多么明德治世,但也算一个中规中矩的守成之君,他自然不愿意看到朝中成了世家大族的一言堂,是以也同历代帝王一般重视科举,选拔寒门。
可寒门若是起来了,必然会挤动瓜分原本属于世家的权力地位,这是贵族们万万不能忍受的。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布?Y?e?不?是?ì????ū?????n?Ⅱ?????????.???????则?为?山?寨?站?点
此题看似简单,但若结合朝中局势,其实并不好答。
尤其对于寒门出身的的学子,这委实算得上一个陷阱了。
若应对之策利好寒门,必然会被世家不喜,但若利好朝中贵族,又会被寒门唾弃。
这三人细细思量一番,才缓慢下了笔。
没多时,便有学子停了笔。
二皇子见了,招上来看过两眼,又叫人下去,此后陆陆续续又看了数人的对策,虽然没说什么过多的评价,但从他微蹙的眉心便知,他其实是不太满意的。
裴霁云也默然不语,没有开口劝解。
二皇子放下手中墨卷,眸光在堂下一转,忽然道:“江公子,你将墨卷拿上来一观。”
江翊之是满堂之中仅有的三个寒门之一,坐在最后,此刻听了二皇子所言,便起身将答卷呈送上去。
二皇子接过,垂眸一看,眉心都舒展不少,他道:“霁云,你也瞧瞧。”
裴霁云接过试纸,淡淡扫了一眼,见到一手上好的字迹。
答卷以取士如铸鼎,三物为足立其本开篇,并未直言阐述对策应利好于哪一方,通篇引经据典,用词讲究,富含深义,将平衡之术运用得极其巧妙。
二皇子既然叫裴霁云看一看,那便是较为满意的,想借他的口抬一抬江翊之的名声,好教他出仕之路顺畅许多。
裴霁云似笑非笑搁下试纸,目光落在江翊之清俊的面容上,却是没有顺了二皇子的意,而是平静地评价:“左右权衡,平庸之术。”
满堂一静。
众目睽睽之下被评一句平庸,江翊之面上涌出几分难堪。
二皇子亦是有几分愕然,他不动声色看了江翊之一眼,笑着道:“霁云聪慧惯了,可并非人人都有这般敏隽天资,你待他们便莫要太过严苛了。”
裴霁云颔首,不置一词。
二皇子又道:“我观这篇策论在一众答卷中已然是上乘佳作。”
而后说了几句勉励的话,摆手挥退江翊之。
时下科考是比较注重学子名声的,若是谁能得一句大儒夸赞,立时就能从名不见经传变得小有声望。
而谁若是得了一句贬词,也会瞬间一落千丈。
虽说二皇子又找补了回来,但裴霁云这一句平庸却是切切实实落在了江翊之身上,少不得惹人非议。
赵雪梨不知这里的暗潮涌动,她
↑返回顶部↑